试述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题目
问答题
试述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一)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处于绝对劣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是一样的,这样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是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最大劣势的产品,继而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①该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②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在论述中所设定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与国际贸易实际相差较大,如要素在国际中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
③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但事实是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④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此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在实际中,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实行保护主义。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①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和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②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
③其暗含一层意思,即越落后得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则越会从中受益。
3)我国理论界对其认识和评价
①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学者共同批判该学说。
②20实际60年代初,我国学者认为该学说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的吸收,这一观点在后来受到批判。
③改革开放以来,看法一分为二,认为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可以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理论论述之一,作为各个地区结合优势发展贸易的基础。

第2题:

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一)幼稚产业的定义。通过政策保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掌握技术,形成资本积累并最终形成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1、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未来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静态标准。
2、巴斯塔布尔标准。是将穆勒标准动态化,提出了现值的观念,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3、肯普标准。除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某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二)政策含义与评价。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等的游戏规则下,各国条件不一样,自有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不时单纯地保护落后。

第3题:

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是( )。

A.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B.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C.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D.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评价不一定成立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第4题:

评述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内容。要内容。


正确答案:购买力平价说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它从开放经济下各国商品市场间存在的联系角度对汇率决定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购买力平价可以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弱购买力平价或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特点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这一特点使得它在汇率理论中居于非常基础的地位,同时也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获得实证检验的支持。

第5题:

试述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经济含义。


正确答案: 购买力平价就是按照基准国单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不同币种之间的货币购买力。购买力平价反映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货币对同一商品和服务所具有的购买力之间的比率。它比较的是国家之间的价格而不是不同时期之间的价格。可以用于两国的比较,也可以进行多国的比较。

第6题:

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该学说是纸币本位的产物。解释了纸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其剧烈波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说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两国通货膨胀之比。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该学说认为,汇率决定于2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而后者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故其理论基础为货币数量论。

第7题:

简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该学说是纸币本位的产物。解释了纸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其剧烈波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说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两国通货膨胀之比。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该学说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而后者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故其理论基础为货币数量论。

第8题:

汇率理论主要有()。

A:国际借贷说
B:汇兑心理说
C:利率平价说
D:购买力平价说
E:流动偏好理论

答案:A,B,C,D
解析:
汇率理论起源并发展于西方国家,是说明汇率决定及变动的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说和资产市场说。

第9题:

试述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正确答案:购买力平价说有种种优点,它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引起众多争议。
从技术上讲,主要的问题包括:1)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消胀指数,是覆盖面最广的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则是偏重覆盖内外贸商品价格的指数;而消费物价指数,是仅仅覆盖消费品价格的一种物价指数。采用何种指数最为恰当,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家,对此存有争议。
2)商品分类上的主观性可以扭曲购买力平价。运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汇率,要求不同国家在商品的分类上做到一致和可操作性,否则,就会缺乏可比性。商品分类包括进口、出口、贸易、非贸易等等。不同国家由于价格体系、经济体制、统计口径上的差异,由于人们知识、信息和主观解释上的差异、使商品分类的一致性很难做到。
3)在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基期年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实际上隐含地假定了基年的汇率是均衡的汇率。因此,准确选择一个汇率处于均衡或基本均衡的基年,是保证以后一系列计算结果正确的必要前提。但是或因主观判断、或因观察能力和技术、或因数据不足、或因各取所需之需,使基年的正确选择变得十分难。
从理论上分析,购买力平价说的主要问题和缺陷有:1)它假定货币数量是影响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的唯一因素。事实上,物价水平并非仅受货币数量的影响,生产禀赋条件、投资、储蓄、资本流动等等,都会影响物价水平。
2)一价定律不可能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中存在。购买力平价假定存在一价定律,不论国际贸易商品还是非国际贸易商品,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其在世界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在世界市场上形成,故各国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存在一价定律。而非国际贸易商品,则通过与非国际贸易商品的种种
联系,也存在一价定律。换言之,“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通过国际贸易商品价格而联系在一起,是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然而事实上是,各国非国际贸易的商品价格,虽通过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而相互有一定的联系,但其价格形成的基础乃在各国国内市场,而不是在国际市场。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讲,国际贸易商品在它们各自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于非国际贸易商品所占的比重,因此,包含国际贸易商品和非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在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便不可能保持一致。
一价定律不存在的理由很容易被证明。由于国家主权的存在、由于经济开放程度差异的存在、由于各国生产条件差异的存在,使非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一般不能保持一致。

第10题:

评述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瑞典学者卡塞尔1922年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即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1)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e=P/P*,它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
(2)相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各国间存在交易成本,同时各国的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权重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存在一定的偏离,即△e=△P/△P*,这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