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以()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这些理论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假设为基础,主要探

题目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以()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这些理论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假设为基础,主要探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A

萨穆尔森

B

曼昆

C

凯恩斯

D

克鲁格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生产要素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这是( )的主要内容

A比较优势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正确答案:C

第2题: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正确答案:D

第3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组以“()”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


参考答案:内生技术变化

第4题:

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

  • A、完全竞争
  • B、充分信息
  • C、规模经济
  • D、市场的不完全

正确答案:C,D

第5题:

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主要包括四种理论:①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②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③赫克歇尔和俄林在20世纪初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④克鲁格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第6题: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国际贸易的( )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有关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A: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B: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
C: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绝对比例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E: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答案:A,B,D,E
解析: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各国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选项C,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第8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也可称之为“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模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产业内贸易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依据产品的()创立的贸易理论。

  • A、异质性
  • B、同质性
  • C、需求偏好
  • D、规模经济
  • E、供求状况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础包括()。

  • A、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 B、外部经济
  • C、规模经济
  • D、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