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正确答案: 净土是与这个苦聚尘世相对的没有烦恼的清净佛国世界。佛经中谈到的佛国净土很多,其中常见的如阿弥陀佛的佛国西方极乐世界,药师佛国琉璃光世界,文殊佛国遍现观世界,无烦恼佛国欢喜世界,弥勒佛国喜足天等等。
往生净土,虽非解脱,不是终极目标,但具有无比殊胜的闻法、消业、解脱的条件,因此是人天之中殊胜的一种善果。修净土的人,无论是往生哪个净土,都比一般的天殊胜,因为净土没有继续造业的环境条件,不会下堕,可以直接上升。所以,很多修行人都选择了这个道路,包括修密法的人也是这样,如果即生不能成佛,最后一招就是往生净土或者往生空行国,通过这个阶梯继续上升。

第2题:

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差别极大,所讲的内容完全没有共通之处”。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这种看法不合理。
麦彭仁波切在《三戒合一论》中讲过:原本各大教派各不相违,如同一个父亲的两个儿子,没必要为父亲是自己还是别人的争得你死我活。因此,不管你随学某个宗派,或者以后摄受弟子,都要先建立起“各大教派互不相违”的观点,否则,分别念的力量有时特别大,若从中作怪而无法遣除,定会给暂时的今生快乐、究竟的来世安乐带来障碍。

第3题:

汉传佛教中,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大的是( ).

A.禅宗

B.净土宗

C.曹洞宗

D.天台宗


正确答案:A

第4题:

佛教如何看待环保?


正确答案: 在佛教利众道德价值观念指导下,藏传佛教中制定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禁止杀生、偷盗、淫乱、欺诈等行为的一系列规条。这类道德法规,对青藏高原和其他信仰区的草原、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和民俗民风、社会风尚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别对藏族人的德性修养、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环保方面,佛教也是走在前面,甚至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
佛在世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条龙,头上长了一棵树,每当风吹树摆时,就流血流脓,龙的头痛得要命。佛弟子问因缘,佛说在过去世燃灯佛时,龙破坏草木,燃灯佛说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坏,否则要遭报应。但是这条龙不相信,后来龙头上就长了一棵树,一直头疼,这说明一草一木都要爱护。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现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佛法是任何宗教都无法相比的。

第5题:

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正确答案: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6题:

如何看待藏传佛教中的财神?


正确答案: 在藏传佛教中的确有诸如财续佛母、藏巴拉等财神,但我们要正确看待。
求财本身不是坏事,但要“取之有道”,无论是经商、工作都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赚取财富,不能用佛法所反对的、不道德的、损人利己的方式来求财,否则即使会有短暂的利益,但长远来说还是会适得其反。
财神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对致富有加持力;二是对持守财富有加持力。单纯有财富,如果不善于持守,会很容易散去,修财神会有持守的作用。
财神本身都是属于护法或者佛菩萨的化身,如果以自私自利、想一夜暴富的心态来修持,特别是那些不遵守国家法律、道德败坏、唯利是图的人,如果财神帮助了他们,这些财神岂不是助纣为虐了?那还是佛教的护法、佛菩萨的化身吗?建议大家不要把“筹码”都压在财神身上,虽然有人通过修持财神达成了致富的心愿,但那是极少数的,要有忘我的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心来修持才可以的。
一般人想赚钱、致富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要以正常的工作、合法的经商等渠道来获取。

第7题:

如何看待“求之于势”的思想?


正确答案: 胜败的关键要从战势上寻求,决不责成部属。所以能选择部属因势器使。因势使用人民战斗的人,如同转动木头、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性质,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形的就停止,圆形的就滚动。所以善于因势使用人民战斗,如同转动圆石头从八千尺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这是指挥上所造成的一种大好的战势呀。

第8题:

晋代高僧慧远开创佛教中的“净土宗”是在()。

  • A、泰山
  • B、庐山
  • C、华山

正确答案:B

第9题:

“净土”佛教中认为是佛、菩萨等()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所以叫净土。


正确答案:居住

第10题:

佛教如何看待社会福利事业?


正确答案: 社会福利事业正是大乘佛教所要做的事情!
按照佛经的说法,如果你给穷人、老年人、鳏、寡、孤、独等需要钱的人给上1元钱,比给佛供养了100元、1000元还重要。因为佛不需要你的供养,佛关心的是众生。把你的钱、物拿去关心那些可怜的众生,佛更高兴,比供养佛有更大的功德,这是佛经中讲的。若无这种利众精神,即使修得海枯石烂、神通无边,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从大乘佛教来讲,供养众生的功德大于敬佛的功德,但现在许多人的观念却本末倒置了。所以应该加强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