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作何解更妥?

题目
问答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作何解更妥?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所谓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1)亲民之亲,朱熹认为是“新”字之误。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王阳明则认为改字不妥。他引《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以及“此之谓民之父母”(《传习录》上,爱问在亲民)。然而,第一,阳明上面引的话,不能认为是紧承“在亲民”而言的;第二,“亲其亲”指的是“老吾老”、“幼吾幼”的意思,即《中庸》之所谓“尊贤”与“亲亲”,所亲的是自己的家族,并非亲民之意。第三,如作新民解释,就《大学》来说,并不排斥亲民的观念,所以阳明的从文献上去反驳朱元晦,是没有力量的。
(3)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通过朱王的不同注释可见,文本是可以不断地诠释的,问题只在于如何解释才更合乎时代需要。以这种眼光审视,朱王无疑都是对的,因为其时代及各自社会环境不同。当然,朱熹的解释更妥当一些了,而王的解释则也有他的生命关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学》中规定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A.止于至善

B.修身齐家

C.格物致知

D.修齐治平


参考答案:A

第2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

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孟子》

答案:B
解析:
此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

第3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孟子》


正确答案:B

第4题:

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A、在明明德
  • B、在为万世开太平
  • C、在止于至善
  • D、在亲民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河南大学的校训是()

  • A、团结勤奋
  • B、严禁朴实
  • C、明德,亲,止于至善民
  • D、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正确答案:D

第6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 )中的论断。


答案:
解析:
《大学》

第7题: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明明德

第8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A.化民成俗

B.建国君民

C.修身齐家

D.止于至善


参考答案:D

第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谁说的()

  • A、老子
  • B、墨子
  • C、孔子
  • D、王允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我国()、()时期,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再止于至善”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我国古代的大学实行的是()教育


正确答案:殷商;殷商;通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