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卓别林的作品有()。

题目
多选题
电影大师卓别林的作品有()。
A

《大独裁者》

B

《淘金记》

C

《摩登时代》

D

《城市之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电影《2012》是灾难片大师谁的作品?


正确答案: 罗兰.艾默里奇

第2题:

有声电影起初遭到一些电影艺术大师的反对,其中包括()

  • A、巴拉兹、伯格曼
  • B、黑泽明、普多夫
  • C、卓别林、爱森斯坦
  • D、卓别林、巴赞

正确答案:C

第3题: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喜剧能与卓别林媲美的,被称为“石面人”的是()。其最重要的电影作品是()和()。
基顿;《航海家》;《将军号》

第4题:

查理卓别林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查理卓别林的喜剧电影-----使无声电影充满令人惊羡的诗意和魅力
艺术特色:
(1)批判精神和强烈的时代感
(2)含着眼泪的笑—悲剧色彩的戏剧人物
(3)以大胆的夸张构成情节和人物造型,构思新、情节新、动作新、集编导演于一身
(4)喜欢用比较原始的蒙太奇全景拍摄
(5)单一镜头的完整性区别于格里菲斯

第5题:

《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是电影大师()的作品。


正确答案:查理.卓别林

第6题:

卓别林的电影有什么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卓别林从人类伟大的悲剧出发,以独创的喜剧艺术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赋于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批判内容,创造了自己的喜剧电影体系.他把美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结合,塑造出了一个个永恒的电影艺术形象.在他的喜剧艺术中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思想,他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探索,使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才具有了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卓别林把研究人、表现人作为自己不变的主题加以阐释,将电影编剧、表演、导演等工作合为一体,集合了几方面的才能,拍摄出富有人情味和教益性的影片,以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推进和丰富着世界电影艺术。

第7题:

请试比较勃思特基顿和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并试分析中国的喜剧电影有什么可以借鉴学习的?


正确答案: 1、比较:二人都是电影史上有名的喜剧演员,但二人的风格有很多不同之处:
<1>影片风格上:卓别林电影强调感情,基顿作品非常诙谐。
<2>电影制作上:卓别林注重传统,强调表演,基顿则大胆创新。
<3>人物造型上:卓别林对角色设计夸张,流浪汉形象深入人心;基顿则是无表情的“冷面笑匠”形象。
<4>影片语言上:卓别林注重表演,淡化剪辑和经别等语言;基顿从电影本体出发,对于视觉语言和影片叙事做出巨大贡献。
2、学习之处:
<1>中国的喜剧电影以香港喜剧为代表,在发展上可借鉴默片时代喜剧卓别林式的强烈肢体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或可融入基顿的严肃冷面笑料。
<2>中国的喜剧多以家庭伦理、情景剧和儿童动画等主要表现题材,现实意味不浓厚,甚至还有很多的低俗笑点,这一点可以借鉴卓别林的喜剧观念,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社会百态联系起来,加入调侃讽刺的元素。
<3>中国式喜剧叙事观念上动作冲突、言语冲突等为主。不管是之前以沈殿霞、许氏兄弟为代表的家庭式喜剧还是后来以成龙为代表的武打喜剧大多反映出一种无厘头幽默,而反观默片时代卓别林和基顿的的喜剧片大多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内涵,这一点上中国的喜剧应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的传统。
<4>中国内地的喜剧以冯小刚的“冯氏幽默”为主要代表,以草根人群为主要诉求对象。冯氏电影中带有一些法国式的幽默,在捧腹大笑之后也有一些欧美式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但近来的冯氏贺岁喜剧商业意味过于浓重,太过注重形式以至于内容上没有创新,这一点可以大胆的借鉴基顿的主要艺术主张,勇于创新,在视听语言、对话冲突、人物造型等方面下足功夫。

第8题:

下列关于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早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 B、电影蒙太奇是一种镜头剪接技术
  • C、《摩登时代》是卓别林的经典作品
  • D、长镜头是指在拍摄中使用焦距很长的镜头

正确答案:D

第9题:

下列电影作品中,不是卓别林主演的是()。

  • A、《大独裁者》
  • B、《镀金时代》
  • C、《淘金记》
  • D、《美人计》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喜剧大师卓别林逝世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197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