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任何单位或人员进入变电站实施动火工作应开具动火工作票,实施动火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


正确答案:安全资质

第2题:

在检修空分设备进行动火焊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当制氧机停车检修,需要动火进行焊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制氧机生产车间如需要动明火,应得到上级的批准,并化验现场周围的氧浓度,加强消防措施。当焊接场所的氧浓度高于23%时,不能进行焊接。对氧浓度低于19%时要防止窒息事故;
2)对有气压的容器,在未卸压前不能进行烧焊;
3)对未经彻底加温的低温容器,不许动火修理,以免产生过大的热应力或无法保证焊接质量。严重时,如有液氧、气氧泄出,还可能引起火灾;
4)动火的全过程要有安全员在场监护。

第3题: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入前();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也应重新分析。


参考答案:0.5h;0.5h

第4题: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前应进行危险性分析,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并制定详尽的安全措施。 
(2)切断盲板进行可靠切断;
(3)打开受限空间末端及最高处放散阀,利用蒸汽或氮气进行置换,直至合格。
(4)打开受限空间所有放散、人孔进行自然通风。 
(5)如需动火作业必须办理《煤气区域动火票》。
(6)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内部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氧气含量分析不低于19.5%。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一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在不超过160 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20分钟。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7)取样、分析时间不应早于进入受限空间前30分钟,工作中每隔两小时应重新分析一次;工作中断后重新工作前30分钟内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误判。
(8)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安排专职监护人员;受限空间内部有人工作时严禁敲击容器和开启振动器;受限空间各条通道要时刻保持畅通无阻,方便逃离,严禁在人孔口堆放任何物品。
(9)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伏。
(10)进入受限空间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登记、统一指挥,没有安排进入的人员严禁进入受限空间。工作完毕后要清点人员、工具,无缺、无损方可封闭人孔。

第5题:

有易燃、可燃物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经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后,方可动火。如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要开具《设备内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票开具人开具)。


正确答案:分析合格

第6题:

进入汽包检修工作前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a)确认汽包内温度在40℃以下,通风;
b)若锅炉停炉时采用充氮保护,必须放入小动物,经一小时无异常方可;c)穿专用工作服,不带钥匙、钢笔等;
d)通知化学人员检查结垢、腐蚀情况;
e)带入工具登记,门口专人监护;
f)在拆汽包零件前,应将装有十字挡板的下降管孔包扎好,以免零件或工具落入管内。

第7题:

在动火作业中和动火作业后应注意些什么?


正确答案: 1、在动火作业中,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的施工工作人员必须绝对服从现场监护人员的指挥,严格执行动火报告中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
2、在动火结束后,施工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要一起检查动火现场及周围是否有燃烧物质,待动火部位温度降至闪火点以下时,人员才可离开现场。

第8题:

在进入设备内动火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人前()分钟;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分钟,应重新分析。


正确答案:30;30

第10题:

进入栅栏内工作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两人前后同行,并随时检查巷道内瓦斯等气体,气体超过规定时,应停止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