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严重高尿素氮的患者最易发生哪项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题目
问答题
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严重高尿素氮的患者最易发生哪项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妊高症有哪些严重的并发症?处理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并发症: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妊高征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衰竭、HELLP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痫。
处理原则:解痉,必要时降压、镇静、合理利尿,适时终止妊娠,防止子痫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第2题:

髋关节成形术后早、中、晚期有哪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1.早期并发症是术中血管、神经的损伤,出血及血肿的形成,肢体不等长等;
2.中期并发症是转子不愈合和移位等;
3.晚期并发症异位骨化、假体松动等。
感染、脱位、和股骨骨折可发生于早、中、晚各期;血栓栓塞可见于早期和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护理术后应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注意观察肢体有无肿胀,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异常感觉、有无被动牵拉足趾痛。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现以上情况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继发肺栓塞。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可使用下肢静脉泵、足底泵或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药物预防。同时要密切观察皮肤黏膜的出血情况,定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预防突发性出血。

第3题:

常见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症状性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失衡综合症;
(3)致热原反应;
(4)出血;
(5)其他:如过敏反应、心律失常等。

第4题:

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积极采取措施。


正确答案: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致热原反应;出血

第5题:

关于透析并发症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 B、如不遵守无菌操作易发生致热源反应
  • C、肝素使用不当易导致出血
  • D、透析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停止透析
  • E、防止失衡综合征第一次透析时间应短

正确答案:A,B,C,E

第6题: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包括哪些?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低血压:少数病人无症状,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有冠心病者可诱发心律失常。
对策:患者取平卧或头低位,将负压及血流量调低,快速滴入生理盐水或50%葡萄糖,症状较重者可予白蛋白、血浆,若输液500ml以上血压仍未上升,应予升压药。
(2)失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重者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嗜睡甚至昏迷。
对策:可静脉注射高渗溶液,给予镇静剂,并考虑缩短治疗时间,症状严重者,应立即中断治疗,静滴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3)发热
对策:出现发热或寒颤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必要时更换透析器和管道。血透后期发热并持续24小时以上应考虑感染的发生,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4)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
对策:按其类型进行处理,若患者在心包炎、心肌梗死等基础上发生心律失常,应请心血管专家协助治疗;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
(5)肌肉痉挛:一般发生在透析的中后期,多见于足部、手指、腓肠肌和腹壁。
对策:注射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或碳酸氢盐溶液。
(6)猝死:猝死是透析患者较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与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有关。
对策:透析中应严密观察,若患者突然感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发绀等,提示意外发生的可能,应紧急抢救。

第7题:

压力疗法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皮肤损伤:可在压力衣下加一层纱垫, 四肢可用尼龙袜做衬, 减少压力衣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出现水疱后, 抽出其中液体, 涂以龙胆紫, 严重破损或创面感染时解除压力。
(2)过敏:可加一层棉纱布进行预防,过敏严重者可考虑其它方法加压。
(3)瘙痒加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持续穿戴压力衣约2周后瘙痒可在压力作用下减轻。
(4)肢端水肿:肢体远端同时进行加压治疗,如穿戴压力手套或压力袜子。
(5)发育障碍:使用压力垫和支架保护损坏部位,如鼻部、耳部、手部等。

第8题:

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正确答案:感染、贫血、神经系统并发症、透析性骨营养不良、心力衰竭、关节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等。

第9题:

简述常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远期并发症。


正确答案: 心血管并发症、肾性骨病、血液系统并发症(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

第10题:

患者,男性,83岁,慢性肾衰竭,行规律性血液透析2个月。血生化检查肾功能及电解质示血钙1.26mmol/L、血清尿素氮38.47mmol/L、血清肌酐905μmol/L。在某次血液透析治疗3小时后,患者出现打哈欠、心慌、出冷汗、胸闷等症状,请问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什么并发症,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示最有可能的并发症是:低血压。
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水分及钠离子的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干体重的3%-5%。防止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过快,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2、识别发生低血压先兆的症状如:打哈欠、心慌、出冷汗、胸闷等,观察脉压差的变化。
3、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建议采用调钠透析、序贯透析或血容量监测,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可有效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在血透过程中可应用心电监护,随时观察血压变化。透析过程应控制饮食,减少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5、及时评估和调整患者的干体重。
6、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7、及时有效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低血压的先兆表现、低血压的自我护理和防范
护理措施如下:
1、平卧、适当抬高下肢,减慢流量,暂停超滤
2、快速输入生理盐水250ml-500ml并呼叫医生共同处理
3、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情况重新评估超滤总量
4、吸氧
5、寻找病因,建议复查血钙浓度,必要时给予高钙透析液透析
6、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7、注意观察血管通路的通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