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

题目
单选题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
A

白细胞<6×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

B

白细胞<4×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

C

白细胞<3.5×109/L或中性粒细胞<2.5×109/L

D

白细胞<3×109/L或中性粒细胞<1.5×109/L

E

白细胞<5×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应用抗甲药物治疗甲亢时,外周血白细胞小于多少时应停药( )。

A.3.0×109/L

B.2.0 ×109/L

C.1.5×109/L

D.4.0×109/L

E.5.0 ×109/L


正确答案:A

第2题:

中年女性,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个月,外周血白细胞降至3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1.5乘以十的九次方/L.处理( )。

A.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C.停用抗甲状腺药

D.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E.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正确答案:E

第3题: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

A.白细胞<6000/mm3或中性粒细胞<1000/mm3

B.白细胞<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1000/mm3

C.白细胞<3500/mm3或中性粒细胞<2500/mm3

D.白细胞<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 1500/mm3

E.白细胞<5000/mm3或中性粒细胞<500/mm3


正确答案:D
9.答案:D 等应停药。

第4题:

有关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

B.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内

C.发生白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白细胞恢复后再用

D.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中毒性肝炎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E.发生皮疹时可先用抗组胺药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者女性,45岁。诊断为甲亢,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个月余.外周血白细胞<3000/mm3,中性粒细胞3,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C.停用抗甲状腺药

D.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E.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正确答案:C
白细胞<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1500/mm3,出现肝脏损害及药疹等应停药。

第6题:

抗甲状腺药物因白细胞(WBC)减少的停药指征是()A、WBC<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B、W

抗甲状腺药物因白细胞(WBC)减少的停药指征是()

A、WBC<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B、WBC<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C、WBC<2×10^9/L,中性粒细胞<1×10^9/L

D、WBC<3.5×10^9/L,中性粒细胞<1×10^9/L

E、WBC<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45岁。诊断为甲亢,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9个月余,外周血白细胞<3000/mm3,中性粒细胞<1500/mm3,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C.停用抗甲状腺药

D.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

E.停用抗甲状腺药,严密观察,加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正确答案:C
白细胞<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1500/mm3,出现肝脏损害及药疹等应停药。

第8题:

抗甲状腺药治疗时,停药的指征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低于

A.2.5×109/L

B.2.0×109/L

C.1.5×109/L

D.4.0×109/L

E.3.0×109/L


正确答案:C

第9题:

抗甲状腺治疗时,停药的指征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小于

A.0,5×109/L

B.O,8×109/1,

C.1,O×109/L

D.1,2×109/L

E.1,4×109/L


正确答案:E
记忆。

第10题:

除原发性甲减外,可引起TSH升高的情况是

A、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B、PRL瘤

C、Cushing病

D、肢端肥大症

E、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过量


参考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