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2岁,溃疡病史8年,近日上腹部疼痛明显。午餐后突感右上腹剧痛,伴呕吐,均为胃内容物。入院体检:体温37.2℃、脉

题目
问答题
女性,42岁,溃疡病史8年,近日上腹部疼痛明显。午餐后突感右上腹剧痛,伴呕吐,均为胃内容物。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10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15/80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压痛,以右上腹尤为明显,且伴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根据病情:请问:(1)该患者已发生什么情况?其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进一步确诊需做哪些检查?(3)应做好哪些急诊护理?(4)常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做腹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必要时可做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
(3)①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与恐惧心理;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③安置体位,血压正常可取平卧位;④禁食禁水;⑤胃肠减压;⑥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⑦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③做好急症手术准备
(4)①焦虑或恐惧;②疼痛;③营养失调;④有体液不足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胆囊炎可有

A.突发剑突下剧烈疼痛、阵发性伴钻顶感,间歇期不痛

B.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阵发加剧的持续疼痛

C.上腹持续剧痛伴左肩、腰、背牵拉痛

D.食后上腹胀痛、伴呕吐

E.突发腹痛,活动后明显减轻


参考答案:B

第2题:

患者男,45岁,素喜食肥腻,有"胆石症"病史,今天突感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检查:右上腹压痛明显,两目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的临床意义是( )

A、肝火炽盛

B、湿热蕴脾

C、肝郁气滞

D、肝胆湿热

E、膀胱湿热


参考答案:D

第3题:

患者,女,40岁。餐后突感上腹剧痛,腹痛向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呕吐物隐血

C、尿常规

D、血淀粉酶

E、血电解质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女性,50岁,溃疡病史10余年,近日来胃痛明显。今日中午饱餐后突感右上腹剧痛,数分钟后蔓延至全腹,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查体:T37.8℃,P100次/分,R26次/分,BP105/70mmHg,被动体位,腹式呼吸消失,全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腹透示膈下有少量游离气体。目前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目前的护理要点:
(1)缓解疼痛: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体位:伴有休克者取平卧位,无休克者或休克改善后取半卧位;遵医嘱应用抗菌药。
(2)维持体液平衡: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和记录出入水量;静脉输液;
(3)预防腹腔内残余脓肿。

第5题:

女性,35岁:。有近8年的空腹或夜间上腹部烧灼痛,进食后疼痛好转。近来自觉症状加重。6小时前病人进食后突感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很快延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体检:腹式呼吸消失,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试述初步诊断、首选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立位腹部透视或摄片。需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阑尾炎等鉴别。该病人症状体征严重,宜行手术治疗,手术应给予积极准备,包括胃肠减压、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手术以穿孔修补、腹腔引流为宜。

第6题:

女性,35岁,右上腹疼痛2天,伴恶心、呕吐,今起疼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体检:体温38℃,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有压痛,诊断首先考虑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胰腺炎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胆总管结石,胆管炎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45岁,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0小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入院查体:体温37.5℃,血压120/75mmHg,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上腹部稍偏左有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L。腹部X线检查: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肠梗阻

E.胃溃疡


正确答案:A
此组题是理解和应用题。考查考生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该中年男性患者上腹疼痛10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查体发现上腹部稍偏左有明显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化验血白细胞升高,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从5个备选项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0小时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从提供的5个备选答案考虑是血清淀粉酶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6~12小时即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发病12~14小时才开始升高,下降缓慢,1~2周恢复正常。血清脂肪酶发病24~72小时才开始升高,但可持续7~10天,对就诊较晚者有诊断意义。腹部B超检查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最有意义,虽然对诊断急性胰腺炎也有帮助,但其意义低于血淀粉酶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为了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早期和轻型胰腺炎采取非手术治疗,治疗的基本措施是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防止呕吐、减少胰液分泌。另外还应静脉输液、解痉镇痛等对症治疗以及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等。

第8题:

患者,女性,40岁。餐后突感上腹剧痛,腹痛向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呕吐物隐血试验

C、尿常规

D、血淀粉酶

E、血电解质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40岁。餐后突感上腹剧痛,腹痛向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电解质
D.血淀粉酶
E.呕吐物隐血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性,59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其他疾病史。于晚餐后4小时突发胸闷、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上腹疼痛,到急诊室就诊。体检:血压80/50mmHg,体温37.4℃,呼吸56次/分,上腹部轻度肌紧张伴压痛。 为了鉴别高血糖是应激所致还是原来已经有糖尿病,以下指标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空腹血糖
  • B、餐后2小时血糖
  • C、随机血糖
  • D、HbAlc
  • E、OGTT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