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与()无关。

题目
单选题
抗震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与()无关。
A

抗震等级;

B

墙肢中部的约束条件;

C

墙肢长度;

D

墙肢端部的约束条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某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如题31图所示,其轴压比Ux=0.32,抗震等级为一级。试问,该边缘构件阴影部分沿墙肢长度方向尺寸L(mm),选用下列何项数值符合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


A.400
B.500
C.600
D.700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14条规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根据表7.2.15(见题31解图)及注2,剪力墙的翼墙长度度小于翼墙厚度的3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2倍墙厚时,按无翼墙、无端柱查表,故该边缘构件应按无翼墙采用,此时阴影区的长度尚不应小于墙肢厚度、约束边缘构件长度的一半及400mm的较大值。



阴影部分沿长肢方向长度


第2题:

某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现浇剪力墙结构,一类环境,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某剪力墙墙肢截面尺寸bw×hw=200mm×4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均采用Φ 10@200,且水平钢筋布置在外侧,如题图(Z)所示。



假定,该墙肢轴压比为0.45,首层可按构造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试问,该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长度h0(mm),至少取下列何项数值(  )

A. 400
B. 450
C. 500
D. 550

答案:B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表11.7.18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6.4.5-3规定,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max(0.2hw,bw,400)=max(0.2×4500,200,400)=900mm
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长度:hc=max(lc/2,bw,400)=max(900/2,200,400)=450mm。

第3题:

下面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边缘构件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两类
B、边缘构件内混凝土为受约束的混凝土,因此可提高墙体的延性
C、构造边缘构件内可不设置箍筋
D、所有剪力墙都要设置边缘构件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剪力墙中边缘构件的设置;

A项,边缘构件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两类;B项,抗震墙中设置边缘构件,主要是为了提高墙体的延性,边缘构件内混凝土受到约束,提高了墙体延性;C项,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除满足抗弯承载力要求外,还需符合构造要求,需要设置箍筋;D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4.5条规定,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

第4题: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该结构中下列何种部位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必须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要求的钢筋?

①框架梁:②连梁;③楼梯的梯段;④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抗规》第3.9.2条第2款,应选(B)。

第5题:

某7层住宅,层高均为3.1m,房屋高度22.3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某矩形截面墙肢尺寸bw×hw=250mm×2300mm,各层截面保持不变。
假定,该墙肢底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58,三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38。试问,下列对三层该墙肢两端边缘构件的描述何项是正确的?(  )

A.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300mm
B.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400mm
C.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500mm
D.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400m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10条第2款可知,房屋高度22.3m小于24m,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根据第6.4.5条第2款可知,该墙肢底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58大于该规范表6.4.5-1的规定,三层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根据图6.4.5-1a可知,暗柱长度不小于max(bw,400)=400mm。

第6题:

该墙肢底部暗柱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50
B、900
C、375
D、600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7.2.15,lc=max(0.15hW,1.0bW,400mm)=max(0.15×6000,1.0×250,450)=900mm。

第7题:

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采用HRB335级。

5.题(4)中,若墙肢的控制组合内力设计值M=865.8kN·m,N=330.1kN。墙肢配置竖向分布钢筋双排),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为ρw=0.357%。墙肢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长度hc=400mm,则此墙肢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纵向受力钢筋可选用(  )。

A.4Φ16
B.4Φ18
C.6Φ14
D.6Φ16

答案:C
解析:
当墙肢两端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对称配置时,界限破坏情况下的构件界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b为:Nb=[α1fcbh0ξb-(1-1.5ξb)h0bfyρ]/γRE=[1.0×16.7×220×2800×0.518-(1-1.5×0.518)×2800×220×300×0.357%]/0.85=6096.1kN;
已知墙肢的控制组合内力设计值M=865.8kN·m,N=330.1kN;由于N=330.1kN


233.5mm<ξbh0=0.518×2800=1450.4mm;
因此,墙肢确实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此时,
Msw=0.5(h0-1.5x)2fyρb=0.5×(2800-1.5×233.5)2×300×0.357%×220=707.0kN·m
Mc=α1fcbx(h0-x/2)=1.0×16.7×220×233.5×(2800-233.5/2)=2302kN·m。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8条式(7.2.8-2)计算,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墙肢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



这表明当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墙肢端部的约束边缘构件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7.18条规定,按二级抗震等级最小配筋率配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Asmin=A′smin=ρminbhc=1.0%×220×400=880mm2,墙肢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的实配纵向受力钢筋为614,钢筋面积为:As=923mm2>Asmin=A′smin=880mm2,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第8题:

下面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边缘构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仅当作用的水平荷载较大时,剪力墙才设置边缘构件
B. 剪力墙若设置边缘构件,必须为约束边缘构件
C. 所有剪力墙都需设置边缘构件
D. 剪力墙只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即可

答案:C
解析:
边缘构件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所有剪力墙都需设置边缘构件。

第9题:

某8度、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图所示,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为C40,端柱纵筋用HRB335,分布筋为HPB300。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最接近于(  )mm。

A.800
B.750
C.450
D.180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7.2.15注2,8度、二级抗震,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max{0.15hw,1.5bw,450}=max{0.15×5000,1.5×120,450}=750mm,lc不应小于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即lc≥bc+300=500+300=800mm,取lc=800m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某7层住宅,层高均为3.1m,房屋高度22.3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某矩形截面墙肢尺寸bw×hw=250mm×2300mm,各层截面保持不变。

(A)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300mm

(B)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400mm

(C)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500mm

(D)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400mm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房屋高度22.3m小于24m,根据《抗规》第6.1.10条第2款,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根据《抗规》第6.4.5条第2款,三层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根据《抗规》图6.4.5-1a,暗柱长度不小于ma×(bw,400)=400mm。

因此选(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