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时,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

题目
单选题
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时,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
A

预应力锚索由自由段、锚固段、紧固头三部分组成

B

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以下倾15°~30°为宜

C

预应力锚索只能适用于岩质地层的边坡加固

D

锚索必须作好防锈、防腐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预应力锚索常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下列()是不宜的。
A .设计锚固力小于容许锚固力
B .锚索锚固段采用紧箍环和扩张环,注浆后形成枣核状 C .采用孔口注浆法,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
D .当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一次张拉达到设计应力


答案:C,D
解析:

第2题:

某高度为12m直立红黏土建筑边坡,已经采用“立桩+预应力锚索+挡板”进行了加固支护,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次年暴雨期间,坡顶2m以下出现渗水现象,且坡顶柏油路路面开始出现与坡面纵向平行的连通裂缝,设计师提出的以下哪些处理措施是合适的?(  )

A、在坡顶紧贴支挡结构后增设一道深10、0m的隔水帷幕
B、在坡面增设长12m的渍水孔
C、在原立柱上增设预应力锚索
D、在边坡中增设锚杆

答案:B,C,D
解析:
A项,隔水帷幕深度至少大于1.2倍的开挖高度与渗水高度之差,即隔水帷幕至少深12.0m;B项,当无保护措施的坡长太大时,应在此坡面增设渍水孔;C项,由于坡顶柏油路路面开始出现与坡面纵向平行的连通裂缝,故可以采用在原有支护体系基础上增设预应力锚索的方法;D项,采用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在失去原有稳定性时,应增设锚杆数量用以保证边坡锚固工程的可靠性。

第3题:

预应力锚索是加固含节理、断层、软弱带的岩体边坡的主动支护手段,具有预应力吨位大,锚索长度长的优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某砂土边坡,高6m,砂土的γ=20kN/m3、c=0、φ=30°。采用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结构,此时该挡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为1.70。工程建成后需在坡顶堆载q=40kPa,拟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锚索的水平间距2.0m,下倾角15°,土压力按朗肯理论计算,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如果要保证坡顶堆载后扶壁式挡土结构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小于1.60,问锚索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  )

A、136kN
B、325kN
C、345kN
D、367kN

答案:B
解析:
解法一: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附录F第F.0.4条计算如下:

⑤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为2T=273.2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解法二: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3.3.2条,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时,荷载效应组合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但其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第5题:

有一岩体边坡,要求垂直开挖。已知岩体有一个最不利的结构面为顺坡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5°,岩体有可能沿此向下滑动,现拟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锚索与水平方向的下倾夹角为20°。问在距坡底10m高处的锚索的自由段设计长度应考虑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注:锚索自由段应超深伸入滑动面以下不小于1m)?
A.5m B.7m C. 8m D. 9m


答案:B
解析:

第6题:

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时,下列说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预应力锚索由锚固段、自由段和紧固头三部分组成
B、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以下倾15°~30°为宜
C、预应力锚索只能适用于岩质地层的边坡加固
D、锚索必须作好防锈、防腐处理

答案:B,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8.4.1条规定,锚杆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头的长度之和。B项,根据第8.4.3条规定,锚杆的倾角宜采用10°~35°,并应避免对相邻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C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1.1条规定,锚杆(索)拉力锚杆,适用于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岩石基坑以及建(构)筑物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试验。虽然新规范删除了该项内容,但综合新旧规范易知预应力锚索也适用于土质边坡、岩石基坑等。D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8.4.7条规定,锚索必须作好防锈、防腐处理。
【说明】新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已将旧规范第7.1.1条内容删除。A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8.4.1条规定,锚杆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头的长度之和。B项,根据第8.4.3条规定,锚杆的倾角宜采用10°~35°,并应避免对相邻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C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1.1条规定,锚杆(索)拉力锚杆,适用于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岩石基坑以及建(构)筑物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试验。虽然新规范删除了该项内容,但综合新旧规范易知预应力锚索也适用于土质边坡、岩石基坑等。D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8.4.7条规定,锚索必须作好防锈、防腐处理。
【说明】新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已将旧规范第7.1.1条内容删除。

第7题:

有一个岩石边坡,要求垂直开挖,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如图所示。已知岩体的一个最不利结构面为顺坡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55°。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20°,要求锚索自由段伸入该潜在滑动面的长度不小于1m。试问在10m高处的该锚索的自由段总长度至少应达到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B
解析:

第8题:

预应力锚索常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下列( )选项是不宜的。
A.设计描固力小于容许锚固力
B.锚索锚固段采用紧箍环和扩张环,注浆后形成枣核状
C.采用孔口注浆法,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
D.当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一次张拉达到设计应力


答案:C,D
解析:
采用埋管式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在垫墩强度及砂浆强度达75% ~80%后,开始用轻型千斤顶对钢绞线逐一张拉,张拉力控制在10~20kPa,使钢绞线逐根顺直,然后进行整束整体初次张拉。整体张拉按多次多级进行,一般采用两次多级。

第9题:

在图示的铁路工程岩石边坡中,上部岩体沿着滑动面下滑,剩佘下滑力为F=1220kN,为了加固此岩坡,采用预应力锚索,滑动面倾角及锚索的方向如图所示。滑动面处的摩擦角为18o,则此锚索的最小锚固力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有一岩体边坡,要求垂直开挖,如图7-6所示。已知岩体有一个最不利的结构面为顺坡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5°,岩体有可能沿此向下滑动。现拟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锚索与水平方向的下倾夹角为20°。问在距坡底10m高处的锚索的自由段设计长度应考虑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 )
提示:锚索自由段应超深伸入滑动面以下不小于1m。

A. 5m B. 7m C. 8m D. 9m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