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立法思想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题目
问答题
西汉立法思想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汉时期实现了从“以法为本,专任刑罚”的法家思想到“外道内法”的黄老思想,再从黄老思想到“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儒家正统思想的历史转变。
(1)西汉初期,统治者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改变了秦朝专任法治、严刑峻罚的立法思想,确立了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的立法指导思想。
黄老思想以“无为而治”为核心,具体表现为“约法省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立法方针。汉高祖首先废除秦朝繁苛的法律,制定《九章律》,奠定西汉法制的基础;实行十五税一,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文帝、景帝继续减轻赋税,并推行刑制改革,废除某些肉刑。黄老思想与西汉初期的社会需要相符合,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自汉武帝开始,确立了以儒家为主导的封建正统立法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经过西汉初期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汉初分封的诸王他们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各地民众的反抗也此起彼伏。继续推行以前的“无为而治”、“约法省刑”已经难以奏效,统治者不得不转变立法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以“德主刑辅”作为官方正统法制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治理国家要把德和刑结合起来,但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德刑在施用顺序上,要先用德礼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施刑罚。德主刑辅的儒家法律思想成为汉武帝以后汉王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药品管理立法大体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我国药品管理立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药事法规初步建立(1911?1948 年);建设、完善药事法规(1949?1983年);第一部《药品管理法》颁布与实施 (1984?1999年);修订《药品管理法》与公布《实施条例》(2000?2002年)。

第2题:

流动性风险控制手段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 )阶段。

A.负债管理阶段
B.商业票据阶段
C.客户管理阶段
D.资产管理阶段
E.平衡管理阶段

答案:A,B,D,E
解析:
伴随市场和银行的发展,流动性风险控制手段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商业票据阶段、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和平衡管理阶段四个阶段。

第3题:

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发生变化的社会根源。(13分)


正确答案:


第4题:

汉赋在西汉时期,经历了骚体赋、()和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大赋

第5题:

简述广告代理商主要角色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些阶段。
①版面销售的时代;
②版面掮客的时代;
③技术性广告服务的时代;
④策略性广告服务的时代。

第6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答案: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第7题:

国外教育立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一)零星立法阶段。教育法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
(二)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的阶段。
(三)广泛进行教育立法的阶段。
(四)教育的综合法治阶段。

第8题:

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经历了从( )的转变


参考答案: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到“完整食品安全制度设计”

第9题:

广告代理商主要角色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些阶段?
(1)版面销售的时代。
(2)版面掮客的时代。
(3)技术性广告服务的时代。
(4)策略性广告服务的时代。

第10题:

西汉立法思想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正确答案:西汉时期实现了从“以法为本,专任刑罚”的法家思想到“外道内法”的黄老思想,再从黄老思想到“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儒家正统思想的历史转变。
(1)西汉初期,统治者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改变了秦朝专任法治、严刑峻罚的立法思想,确立了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的立法指导思想。
黄老思想以“无为而治”为核心,具体表现为“约法省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立法方针。汉高祖首先废除秦朝繁苛的法律,制定《九章律》,奠定西汉法制的基础;实行十五税一,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文帝、景帝继续减轻赋税,并推行刑制改革,废除某些肉刑。黄老思想与西汉初期的社会需要相符合,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自汉武帝开始,确立了以儒家为主导的封建正统立法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经过西汉初期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汉初分封的诸王他们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各地民众的反抗也此起彼伏。继续推行以前的“无为而治”、“约法省刑”已经难以奏效,统治者不得不转变立法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以“德主刑辅”作为官方正统法制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治理国家要把德和刑结合起来,但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德刑在施用顺序上,要先用德礼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施刑罚。德主刑辅的儒家法律思想成为汉武帝以后汉王朝的立法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