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勘?校勘史料的原则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校勘?校勘史料的原则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运用“本校法”校勘古书时,古籍不出于一手不能本校?


参考答案:

先秦古籍的撰作往往不出一手。如经传里的《周易》、《论语》等,明显不是一人一时所作。秦以后,汇编各家著作诗文的类书、总集之类更明摆着非一人所作。既非一人所作,行文遣词以至所涉及的名物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出入。如果也一概使用本校法,强求一律,势必削足就履,以不误为误。


第2题:

校勘记


正确答案:记录校勘内容与成果的文字,古人又名“异文”、“考异”或“辨证”、“辨误”。其撰写目的,一则说明校改的依据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二则备列异同,供读者分析选择。撰写校勘记,是校勘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第3题:

书籍经过校勘,分别异同,判断是非,然后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字记录下来,即成校勘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书籍经过校勘,分别异同,判断是非,然后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字记录下来,即成校勘记。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校勘本处理方法中底本式与定本式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底本:不改变底本,在注释中作校勘,用注释的方式写字校勘记中,保留底本的原貌。
定本:根据校勘的结婚讲将其直接改在上面,把底本(衍文、脱文、倒置)错误都改过来。凡错误的都不保存,凡改的地方都要用校勘记方式记在上面,便于阅读。

第6题:

对史料进行辨伪、校勘,总体上属于( )。

A.内考证
B.外考证
C.正考证
D.反考证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校勘的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般而言,校勘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文字的差异,也就是指出和改正古籍在流传中发生的各种文字错误,以恢复原本真貌,而对于原书内容上的错误,一般不作为校勘的主要对象。

第8题:

本校即推理式校勘,是校勘的重要的补充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校勘的功用。


正确答案: 校勘是取得正确文本的重要手段,是读书、治学存真求是的先决条件。前人有不少经验之谈,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说:“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把校书视作读书、治学的前提。

第10题:

号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


正确答案: 顾广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