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中期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明中期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明代实施“一条鞭法”的首辅大臣是()。

A、张居正

B、于谦

C、史可法

D、严嵩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

A.废除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正确答案:A

第3题: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由序言及四章共138条组成。
基本精神: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序言中明确规定。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坚持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主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规定了国这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措施。它的制度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


第4题:

为了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中国()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 A、宋
  • B、元
  • C、明
  • D、清

正确答案:C

第5题:

税制改革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始终。下列税制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初税亩——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B.—条鞭法一两税法——初税亩——摊丁入亩
C.初税亩——两税法——摊丁入亩——一条鞭法
D.两税法——初税亩——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答案:A
解析: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税收制度,两税法是唐德宗在位期间推行的征收铜钱为主、一年两次的征税制度,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分别是明朝和清朝的税收制度。据此可知,本题应选A。

第6题:

清朝的赋役制度采取的是“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明朝推行的是“一条鞭法”,而清朝采取的是“摊丁人亩”、“地丁合一”的办法。

第7题:

“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提出并实施的。


参考答案:张居正

第8题:

初税亩:春秋

A. 一条鞭法:清

B.摊丁入亩:明

C.方田均税法:宋

D.租庸调法:汉


正确答案:C

C [解析]税赋制度与相应朝代的对应关系。C项对应正确,与题干一致。A项一条鞭法是明代张居正改革时期所采用的;B项摊丁入亩是清代的赋税制度;D项租庸调法是唐代的赋税制度。

第9题:

明朝时推行一条鞭法,改善赋税制度的是谁?


正确答案:是张居正

第10题:

一条鞭法


正确答案: 1581年,张居正进行赋税改革,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担在田亩之上,按人丁、田亩多少来收税。一条鞭法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