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A

宣扬人生而平等

B

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

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

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美国《独立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独立宣言是美洲13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并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

B.独立宣言批准之日即7月4日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C.独立宣言是以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主起草的

D.独立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宣称天赋人权学说,它深刻地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美国《独立宣言》是北美洲13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并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其是以杰斐逊为主起草的。1776年7月4日,此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批准,7月4日自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独立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宣布美国独立,它深刻地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故选B。

第2题:

阅读关于文本解读的研究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教学文本解读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教师正确、深刻、新颖地解读文本,获取独特的体验,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必须考虑到教与学的需要。教学文本解读不同于学者的研究性解读,也不同于一般读者的欣赏性解读,教学文本解读,是为教学需要进行的解读,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涵泳体味、审美感悟,带领学生深入开展语文学习。

对上述论文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学文本解读涵盖了研究性解读、欣赏性解读的全部特征
B.教学文本解读与研究性、欣赏性解读的主要差异是文本差异
C.教学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D.教学文本解读是教师为了提高审美能力而进行的个性化解读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教学文本解读。

A项:“全部”二字过于绝对,教学文本解读并不具备研究性解读、欣赏性解读的全部特征,表述错误,排除。

B项:教学文本解读与研究性解读、欣赏性解读的主要差异是它是为教学而进行的解读,表述错误,排除。

C项:“教学文本解读,是为教学需要进行的解读,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涵泳体味、审美感悟,带领学生深入开展语文学习。”因此,教学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述正确,当选。

D项:教学文本解读并非为了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述错误,排除。

第3题:

解读小说,人物的解读最重要的,对环境特别是其中的人物关系不必过于重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对教师而言,对课程文本的解读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以下竞价投放解读有误的是?()

  • A、CPC://按照点击计费
  • B、OCPM:按照点击计费,根据广告主的转化目标进行优化
  • C、CPA:无转化,不计费
  • D、CPM:按照展示计费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美国《独立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独立宣言是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并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
B.独立宣言批准之日即7月4日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C.独立宣言是以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主起草的
D.独立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宣称天赋人权学说,它深刻地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美国独立宣言》,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独立宣言是一份于1776年7月4日由托玛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他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把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明确写入。《独立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宣布美国独立,它深刻地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

第7题:

美国的《独立宣言》是最早把人权思想反映进去的文件。

A

B



第8题:

独立宣言的执笔起草者是()


参考答案:杰弗逊

第9题:

简述对特许经营定义的解读。


正确答案: (1)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是一种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2)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因合约确定的关系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商业契约关系。
(3)经营资源作为特许人掌控的内容被授权。
(4)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被授权。
(5)特许人的经营资源被受许人在合约范围内有偿使用。
(6)经营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7)受许人从事的经营活动范围在合约的统一经营体系内。
(8)特许经营费和特许人的资源支撑体系与受许人的资源利用有关。

第10题:

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正确答案:朱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