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为了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结构面分成

题目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为了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结构面分成四类分别取值,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破碎型、破碎含泥型、破碎细粒型、泥化型

B

原生型、次生充填型、风化型、卸荷型

C

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泥型

D

黏土岩、黏土岩泥化、黏土岩固块、黏土岩砾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E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第E.0.5条表E.0.5规定,软弱结构面可分为: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和泥型四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 )选项的岩体结构类型不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 2008)的岩体结构分类之列。
A.整体状、块状、次块状结构
B.巨厚层状、厚层状、中厚层状、互层和薄层结构
C.风化卸荷状结构和风化碎块状结构
D.碎块状结构和碎屑状结构


答案:C
解析:
参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表U规定。

第2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

A、流土
B、突涌
C、管涌
D、振动液化

答案:A,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G.0.1条第1款规定,土的渗透变形宜分为流土、管涌、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

第3题:

结构面结合力较差的工程地基岩体的特性是( )。
A、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高于垂直层面方向
B、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低于垂直层面方向
C、结构面倾向坡外比倾向坡里的工程地质性质好
D、沿层面方向有错动比有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差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的结构。结构面结合力不强,一般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明显比垂直层面方向的更低。参见教材P9。

第4题:

某一水利地下工程,围岩强度评分为25,岩体完整程度评分为30,结构面状态评分为15,地下水评分为-2,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5,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应属于(  )类围岩类别。

A.I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C
解析:
总评分T为25+30+15+(-2)+(-5)=6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P,有T>85的岩体为Ⅰ级围岩,T在65~85之间的岩体为Ⅱ级围岩,T在45~65之间的岩体为Ⅲ级围岩,T在25~45之间的岩体为Ⅳ级围岩,T<25的岩体为Ⅴ级围岩。

第5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有关岩体和结构面抗剪断强度的取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凝土坝基础和岩石间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取值
B、岩体抗剪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
C、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大值平均值取值
D、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取值

答案:A,D
解析:
峰值强度是岩石(体)抗剪断试验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曲线上最大的剪应力值。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与结构面的形状、闭合、充填情况和荷载大小及方向等有关。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第E.0.4条第4款规定,混凝土坝基础与基岩间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参数的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按残余强度参数与比例极限强度参数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
根据第5款规定,岩体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对于脆性破坏岩体按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对于塑性破坏岩体取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
根据第E.0.5条规定,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标准值按下列规定进行:①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平均值取值,抗剪强度参数按残余强度平均值作为标准值;②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按峰值强度最小值平均值取值。

第6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下列哪几项指标?(  )

A、剪切波速
B、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C、液性指数
D、颗粒粒径d10

答案:A,B,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P,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剪切波速、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液性指数等指标。

第7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 — 2008),为了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夹层分成四类分别取值,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破碎夹层、破碎含泥夹层、破碎细粒夹层、泥化夹层
B.原生型夹层、次生充填型夹层、风化型夹层、卸荷型夹层
C.岩块岩屑型夹层、岩屑夹泥型夹层、泥夹岩屑型夹层、泥型夹层
D.黏土岩夹层、黏土岩泥化夹层、黏土耑固块夹层、黏土岩砾状夹层


答案:C
解析:
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及断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夹层分成岩块岩屑型夹层、岩屑夹泥型夹层、泥夹岩屑型夹层和泥型夹层四类分别取值。

第8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具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构造的硬质岩体经抗剪强度试验呈脆性破坏时,下列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优定斜率法
B.米用最小二乘法
C.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D.采用小值平均法


答案:C
解析:
参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E第E. 0. 4条第5 款规定。

第9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断层抗剪断强度取值规定中,错误的是(  )

A.断层应按岩屑夹泥或泥夹岩屑两种情况分别取值
B.当黏粒含量大于30%时,应采用流变强度作为标准值
C.当充填物厚度大于断层面起伏差时,应采用充填物的抗剪强度作为断层强度的标准值
D.规划及科研阶段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查表确定断层的抗剪强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D第D.0.5条规定,断层应按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岩块岩屑型和泥型四种情况分别取值。

第10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一般情况下软土强度的标准值宜取(  )。

A.屈服强度
B.流变强度
C.峰值强度
D.残余强度

答案:B
解析:
软土的流动性较强,只能应用流变强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