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来伊达准则判断有否异常值,用3δ法时须测量次数(),用2δ法时须测量次数()。

题目
填空题
要用来伊达准则判断有否异常值,用3δ法时须测量次数(),用2δ法时须测量次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要用来伊达准则判断有否异常值,用3δ法时须测量次数(),用2δ法时须测量次数()。


参考答案:大于10;大于5

第2题:

患儿,2岁。腹泻入院,给其测体温及记录,下述正确的是

A.口腔测量法:5分钟,用蓝 ?
B.直肠测量法:5分钟,用蓝 。
C.直肠测量法:3分钟,用蓝 ?
D.腋下测量法:5分钟,用蓝 。
E.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 ×

答案:E
解析:
应用排除法,在绘制体温单时一般用蓝"X"表示,所以直接排除ABCD,只选择E为正确答案。解题关键:绘制体温单时一般采取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X"表示。

第3题:

患儿方某,3岁,腹泻入院。给予测体温及记录,下述正确的是

A.口腔测量法:3分钟,用蓝“●”

B.直肠测量法:3分钟,用蓝“○”

C.直肠测量法:3分钟,用蓝“●”

D.腋下测量法:5分钟,用蓝“○”

E.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


正确答案: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患者3岁,腹泻入院,给其测体温及记录,下述正确的是()

  • A、口腔测量法:3分钟,用蓝“●”
  • B、直肠测量法:3分钟,用蓝“○”
  • C、直肠测量法:3分钟,用蓝“●”
  • D、腋下测量法:5分钟,用蓝“○”
  • E、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

正确答案:E

第5题:

确定测量异常值的剔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为因素或仪器失准而造成的异常,随时发现随时剔除,这是物理判断法
  • B、因为拉伊达准则,是统计判断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所以通常不使用
  • C、认为大于3倍标准偏差的概率很小,当测量次数大于10次时,可以认为出现大于3倍标准偏差的测量值为异常值而予以剔除。这是统计判断法中最简单的拉伊达准则
  • D、当测量次数小于或等于15次时,不能应用拉伊达准则

正确答案:A,C

第6题:

用几何测量法测量罐底时,标尺读数越大则表示该测量点越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解释:用几何测量法测量罐底时,标尺读数越大则表示该测量点越低。

第7题:

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柱子垂直校正测量时,校正开始前和结束后都须测量()讲行检验。

  • A、测站点
  • B、相同控制点
  • C、其他控制点
  • D、任一控制点

正确答案:C

第8题:

患儿,2岁。腹泻入院,给其测体温及记录,下述正确的是

A、口腔测量法:5分钟,用蓝"?"

B、直肠测量法:5分钟,用蓝"。"

C、直肠测量法:3分钟,用蓝"?"

D、腋下测量法:5分钟,用蓝"。"

E、腋下测量法:10分钟,用蓝"×"


参考答案:E

第9题:

肖维纳特法虽然改善了拉依达法,但存在着()的问题。

  • A、当n→∞时,肖维纳特系数kn→∞,此时所有的异常值都无法舍弃
  • B、当试验次数减少时,如n<10,在一组测量数据中即使有异常值都无法舍弃
  • C、肖维纳特系数与置信水平之间无明确关系
  • D、肖维纳特法不适用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取舍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使用轨道式量规测量时,测量孔径大于测量头直径时用()。

  • A、自定心测量法
  • B、同缘测量法
  • C、同孔测量法
  • D、任意测量法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