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年的目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一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一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D 新增

题目
单选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年的目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一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一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一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 +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一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十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十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一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B
解析:
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己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情景中,属于常规预测情景的有( )。

A.预测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日平均质量浓度
B.预测削减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小时平均质量浓度
C.预测被取代污染源正常排放小时平均质量浓度
D.预测与拟建项目相关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年平均质量浓度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只需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计算点的污染源类别有( )。
A. 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 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 削减污染源
D. 被取代污染源
E.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


答案:C,D,E
解析:

第4题:

某建设项目拟新建 2 条生产线,淘汰现有 1 条已停产生产线,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进行了现状监测,评价范围内有同类在建项目,并制定有评价区域污染削减方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表达为( )。

A、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
B、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C、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D、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时,下列关于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正确的是()。

A. 本项目贡献浓度
B.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
C.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以新带老”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答案:D
解析:
8.8 评价方法
8.8.1 环境影响叠加
8.8.1.1 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
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应用本项目的贡献浓度,叠加(减去)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环境影响,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计算方法见公式
(5)。

第6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关于其公式表示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物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A
解析:
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

第7题:

(2019年)p本项目()为本项目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p区域消减()为区域消减污染源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当无法获得不达标区规划达标年的区域污染源清单或预测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

A.k=[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100%
B.k=[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p本项目(a)*100%
C.k=[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p区域消减(a)*100%
D.k=[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100%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中,预测内容的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是指()。
A.平均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
D.据污染源的类别来确定掌握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与应用



答案:C
解析:
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中,不管是哪类污染源,除年均浓度外,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的预测都是最大值。虽然在所列的常规预测情景组合表中没有明确,但从导则“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可知,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的预测是最大值,而不是平均值。

第9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D.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答案:C,D
解析:
根据HJ2.2-2018中10.1.2原文?“a、达标规划未包含的新增污染源建设项目,需另有替代源的削减方案;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c、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d、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或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A选项应该是“短期浓度”,B选项应该是“年均浓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