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时间多在()

题目
单选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时间多在()
A

生后1~2小时内

B

生后2~4小时内

C

生后4~6小时内

D

生后6~8小时内

E

生后12小时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湿肺最明显的区别是

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湿肺症状重

B.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呼吸音低

C.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凹征明显

D.肺部X线有不同表现

E.症状出现时间不同


正确答案:D
湿肺与轻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相似,但X线表现不同。湿肺的胸片充气正常,可有肺间质、肺泡和胸腔积液,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x胸片通气不足,有网状颗粒和支气管充气征。

第2题: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后出现呼吸窘迫,一般不考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试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如下:(1)多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糖尿病孕妇的小儿,发病率也高。(2)出生后6小时内出现症状,最晚不超过12小时。(3)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及青紫,伴呼气性呻吟。可因肺不张逐渐加重导致呼吸衰竭,重者3天内死亡。⑷实验室检查:PaO2降低,PaCO2增高,BE减少,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血钠偏低,血钾、氯偏高。胃液泡沫试验(一)。(5)X线检查:生后24小时X线有特征性表现:两侧肺野普遍性透明度减低,内有均匀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伸展至节段细支气管,类似秃叶分叉的树枝,重者呈“白肺”。心边界不清。

第4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萎陷,肺不张,缺氧、酸中毒,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压力增高,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开放,右向左分流,肺灌流量下降,肺组织缺氧更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纤维蛋白沉着,透明膜形成,缺氧、酸中毒更重,造成恶性循环。

第5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湿肺,在临床上最明显的区别()

  • 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湿肺症状重
  • B、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凹征明显
  • C、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呼吸音低
  • D、X线上肺部有不同的改变
  • E、呼吸频率不同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哪项是新生儿湿肺的另一名称().

  • A、新生儿肺水肿
  • B、新生儿呼吸障碍
  • C、新生儿呼吸困难
  • 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型
  • E、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I型

正确答案:E

第7题:

何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正确答案: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及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发生在早产儿。病理以出现肺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

第8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时间多在

A.生后l一2小时内

B.生后2—4小时内

C.生后4—6小时内

D.生后6—8小时内

E.生后12小时内


正确答案:C

第9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时间多在()。

  • A、生后1~2小时内
  • B、生后2~4小时内
  • C、生后4~6小时内
  • D、生后6~8小时内
  • E、生后12小时内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及发病原因,临床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又称为肺透明膜病。病因:早产、新生儿窒息使得肺泡细胞极度不成熟而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渐进的肺不张,于是产生换气不足与低氧血症,其后产生酸血症可诱发肺动脉收缩,肺部血流及代谢减低,而表面活性物质形成进一步减少,导致恶性循环。
诊断标准:早产儿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现象,加上典型的X线表现(①毛玻璃样改变:两侧肺野呈普遍性透亮度降低,可见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②支气管充气征:在普遍性肺泡不张的背景下,呈树枝状充气的支气管清晰显示。③白肺:整个肺野呈白色,肺肝界及肺心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