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氯气储罐底部发生泄漏(泄漏点向下),其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氯气储罐底部发生泄漏(泄漏点向下),其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使用检测仪检测氯气扩散的范围,并根据风向、风速、地形及建筑物的状况,划出警戒区域,禁止车辆、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2)消防人员佩戴空(氧)气呼吸器、穿防化服,迅速深入扩散区抢救疏散中毒人员,侦察泄漏情况;
(3)如情况允许应迅速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4)在堵漏效果不够好的情况下,可将泄漏的贮罐(瓶)浸入石灰乳水池中进行中和反应,并调用机械设备压住浮起的罐体,排除险情;
(5)用开花或喷雾射流稀释驱散外泄的氯气;
(6)处置完毕应对抢险人员和器材进行洗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处置氯气泄漏事故时,最好选用()稀释溶解泄漏的氯气。

  • A、喷雾水流
  • B、开花水流
  • C、直流
  • D、泡沫

正确答案:A

第2题:

简述氯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应立即汇报车间、厂、总调进行处理;
2.处理人员必须戴好氧气呼吸器方可进入事故现场;
3.重点检查有可能产生泄漏的相关部位;
4.如无法处理,应将氯瓶推入应急池内中和,液氯钢瓶上的出氯阀;
5.处理完毕后,必须经安全技术人员检查确认。

第3题:

氯气钢瓶发生泄漏,现场处置要点和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要点:(1)疏散无关人员:根据风向,确定疏散范围,设立警戒线;
(2)以泄漏点为中心,用开花水枪在四周设立雾状水幕,减少氯气扩散;
(3)将钢瓶推入含碱的水池中。如果没有水池,应采取堵漏方法;
(4)如果泄漏现场有中毒人员,应先救出中毒人员,进行简单处置后送医院。
注意事项:(1)在进入泄漏现场前戴好空气呼吸器或其他适宜的防毒面具;
(2)无关人员应站在上风向,且不要站在低洼处;
(3)应急结束后,对衣物进行冲洗。

第4题:

在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时,可用()来检验氯气的泄漏点。

  • A、氨水
  • B、肥皂水
  • C、石灰水
  • D、水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氯气储罐底部发生泄漏(泄漏点向下),其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使用检测仪检测氯气扩散的范围,并根据风向、风速、地形及建筑物的状况,划出警戒区域,禁止车辆、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2)消防人员佩戴空(氧)气呼吸器、穿防化服,迅速深入扩散区抢救疏散中毒人员,侦察泄漏情况;
(3)如情况允许应迅速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4)在堵漏效果不够好的情况下,可将泄漏的贮罐(瓶)浸入石灰乳水池中进行中和反应,并调用机械设备压住浮起的罐体,排除险情;
(5)用开花或喷雾射流稀释驱散外泄的氯气;
(6)处置完毕应对抢险人员和器材进行洗消。

第6题:

简述氯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氯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随风或向低洼处漂移,形成大面积染毒区。
(二)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氯气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导致中毒,造成伤亡。
(三)污染环境,洗消困难。大量氯气泄漏,严重污染空气、地表及水体,并易滞留在下水道、沟渠、低洼地等处,不易扩散,全面、彻底洗消困难,如处理不当将在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泄漏区域内是否有能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险化学品情况。
5、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6、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7、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交通道路等情况。
8、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9、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四)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五)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六)转移危险物品。对事故现场和可能扩散区域内能够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乙炔、氢气等危险化学品和易燃可燃物体,能转移的立即转移,难以转移的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发生激烈反应或爆炸。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降毒。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十)输转倒罐。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烃泵倒罐、惰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罐等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十一)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碳酸氢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氯气导入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中,加入等容量的次氯酸钠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
(十二)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氯钢瓶发生损坏或废旧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氢氧化钙等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稀释降毒,做好后续处理工作。要严防流入河流、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空间,防止造成污染。
(十三)洗消处理。
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①化学消毒法: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碱性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②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
③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四)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第7题:

某单位氯气储罐区内设有6个50立方米的储罐。某天2号罐的法兰盘处发生泄漏事故。消防队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处置。氯气泄漏后在哪些部位采用什么方法稀释降毒?


正确答案:在储罐四周空间用大量的雾状水稀释降毒。

第8题:

在处置氧气泄漏事故时,最好选用()稀释溶解泄漏的氯气。

A、喷雾水流

B、开花水流

C、直流

D、泡沫


参考答案: A

第9题:

某化工厂苯储罐下部阀门法兰盘,因垫片损坏发生泄漏。该储罐储苯1000立方米,苯泄漏后四处流淌。消防部队接警到场后,采取相关的处置措施,有效地进行了堵漏。处置该苯储罐泄漏事故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处置苯储罐泄漏事故的基本程序是:
1)现场询情;
2)侦察检测;
3)设立警戒;
4)禁绝火源;
5)有效防护;
6)稀释降毒;
7)堵漏排险;
8)彻底清理。

第10题:

如何应急处置氯气泄漏?


正确答案:应采取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戴橡胶手套。如果是液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构筑围堤堵截液体泄漏物。喷稀碱液中和、稀释。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