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公共建筑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共建筑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医院属于连续疏散人流

B

旅馆属于集中疏散人流

C

剧院属于集中疏散人流

D

教学楼兼有集中和连续疏散人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疏散门的设置说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B.公共建筑内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C.公共建筑内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D.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推拉门或转门

答案:D
解析: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第2题:

关于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下列哪项不妥?( )

A.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B.布置在用地的几何中心
C.交通方便,人流集中
D.应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答案:D
解析: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和选项D没有直接关系。

第3题:

安全出口疏散的竖向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疏散楼梯应上下直通;

B.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C.设置可供临时避难使用的安全区域。

D.应设置人流交叉的疏散通道


正确答案:D

第4题:

以下哪类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

A.影剧院
B.会堂
C.体育馆
D.商场

答案:D
解析:

第5题:

在进行以大空间为主的公共建筑设计中,下列不属于要抓住的主要方面的是( )。

A.大空间与辅助空间的关系
B.人流疏散
C.大空间的结构造型
D.大空间的室内装修

答案:D
解析:
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要抓住的主要方面有:大空间与辅助空间的关系、大空间的结构构造和人流疏散等问题。室内装修不是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第6题:

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 )

A.满足疏散通道的宽度问题
B.满足疏散的时间要求问题
C.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问题
D.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问题

答案:C
解析:
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问题。

第7题:

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情况、基本组织方式,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正常使用人流组织,紧急情况人流疏散:平面的,立体的
B.公众人流组织,工作人员人流组织:由外向内的,由内向外的
C.正常使用人流组织,紧急情况人流疏散:由外向内的,由内向外的
D.公众人流组织,工作人员人流组织:平面的,立体的

答案:C
解析:
考虑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应该对正常与紧急这两种疏散情况全面考虑,正常情况是人流组织是由外向内的,紧急情况则是由内向外的。

第8题:

下列关于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错误的是( )。

A.公共建筑的疏散梯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B.楼梯间内应能天然采光
C.室外疏散楼梯净宽不小于70cm
D.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

答案:C
解析:
选项A,详见《建规》6.4.8:“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故A正确;选项B,详见《建规》6.4.1:“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故B正确;选项C,详见《建规》6.4.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故C错误;选项D,详见《建规》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故D正确。

第9题:

大型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组织,下列哪条正确?( )

A.主要靠平面流线组织
B.以平面流线为主,垂直交通为辅
C.垂直流线为主,平面流线为辅
D.不能完全靠平面流线,要用立体方式组织人流

答案:D
解析:
中小型公共建筑的人流活动比较简单,人流的安排多采用平面的组织方式。有的公共建筑由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仅仅依靠平面的布局方式,不能完全解决流线组织的问题,还需要采用立体方式组织人流的活动。

第10题:

下列关于建筑中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剧院、体育馆一般为集中式的人流疏散
B.医院、商店一般为连续式人流疏散
C.学校教学楼、展览馆为连续式和集中式人流疏散
D.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设计以正常情况下有人流疏散为依据

答案:D
解析:
P48,考虑公共建筑人流疏散时,都应把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的人流考虑进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