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10%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增加5%.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

题目
单选题
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10%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增加5%.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一种()关系。
A

互补

B

总互补

C

替代

D

总替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市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市企业目前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为25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5元/小时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30元/小时,时,则该市企业愿意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人。 A.15000 B.20000 C.25000 D.30000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弹性。题目已知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即为1.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L/25000)÷[(30一25)/25]=1,L=5000人。则总人数变为25000—5000=20000(人)。

第2题:

在该服装加工行业中,女性工人的工资率每上涨1%,男性工作的需要量就会增长0.8%,这表明,在该市服装加工行业中,( )。

A.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

B.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C.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是一种总替代关系

D.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正确答案:C

第3题:

工人的工资(元)对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之嫌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

A、若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若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增加70元

C、若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增加80元

D、若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80元

E、若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70元


标准答案:BDE

第4题: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下,应按照( )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A.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

B.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实际工资

C.本期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

D.本期计人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和期初在产品中所含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之和


正确答案:C
生产工人实际工资中有可能不计入产品成本的,在分配制造费用时,这部分工资不能作为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实际工资中也不应该包括期初在产晶中所含生产丁人的实际工资。选项A没有剔除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不应该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实际工资。

第5题:

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10%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增加5%,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一种( )关系。

A.互补

B.总互补

C.替代

D.总替代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该服装加工行业中,女性工人的工资率每上涨1%,男性工人的需求量就会增长0.8%,这表明,在该市服装加工行业中,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之间是一种( )。 A.替代关系 B.互补关系 C.总替代关系 D.总互补关系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如果两种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正值,即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这表明两者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

第7题:

效率工资的偷懒模型认为,()。

A.工人的生产率与真实工资率负相关

B.工人的生产率和真实工资率正相关

C.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负相关

D.工人的生产率与名义工资率正相关


参考答案:B

第8题:

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2%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减少1%,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一种( )关系。 A.互补 B.总互补 C.替代 D.总替代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简易判断方法,同类型(可相互替代的)如果 都是增加(或减少)则一定是总替代关系;反之,一升一降(或一降一升)则一定是总互补关系。显然本题选B。

第9题:

如果某地青少年工资率上涨会导致该地区成年工人的就业人数增加,则该地区青少年和成年工人之间存在一种( )关系。

A.互补

B.总互补

C.替代

D.总替代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某地区汽车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从每小时30元上升到每小时40元,该地区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将会从原来的10 000人减少到6 000人,则该地区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属于(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弹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査市场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内容。劳动力供给弹性计算公式为: 劳动力供给弹性=

10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