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有()

题目
单选题
关于2%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有()
A

氯化钠用于调节渗透压

B

氯化钠可以提高盐酸普鲁卡因的稳定性

C

用100℃的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

D

采用热压灭菌

E

将盐酸的pH值控制在4.0~4.5,以提高盐酸普鲁卡因的稳定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1%CMC-Na( )。


正确答案:B

第2题: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正确答案:E

第3题: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为什么会变黄?


正确答案: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有酯键,易发生水解反应。其注射液制备过程中受灭菌温度、时间、溶液pH值、储藏时间以及光线和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其中对氨基苯甲酸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或高温加热,可进一步脱羧转化为苯胺,而苯胺又可被氧化为有色物,使注射液变黄,疗效下降,毒性增加。

第4题:

简述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配制工艺。该注射液为什么要检查对氨基苯甲酸?


正确答案:取处方量盐酸普鲁卡因、氯化钠,溶入适量注射用水中,用盐酸溶液(0.1mol/L)调节pH值为3.5~5.0,再加注射用水使成全量,搅匀,滤过,灌装,熔封或严封,以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
在制备中由于灭菌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pH值过高或过低,贮存时间过久以及受光线和注射液中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可发生水解作用,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2-二乙胺基乙醇。经久贮或高温加热,对氨基苯甲酸还可进一步脱羧基转化为苯胺,而苯胺又可氧化为有色物质使注射液变黄,故药典规定用薄层色谱法检查该注射中的分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其限度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1.2%。

第5题:

下列属于麻醉药品管理范围的有

A.盐酸吗啡注射液
B.度冷丁注射液
C.强痛定注射液
D.安定注射液
E.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答案:A,B,C
解析:

第6题:

盐酸普鲁卡因5.0g;氯化钠5.0g;0.1N的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下列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

A、氯化钠用于调节等渗

B、盐酸用于调节pH

C、产品需作澄明度检查

D、本品可采用115℃30min热压灭菌

E、产品需作热原检查


参考答案:D

第7题:

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00ml,为使成等渗溶液需加氯化钠(1%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为0.12℃)

A.44g

B.1.8g

C.2g

D.0.48g

E.0.54g


正确答案:D

第8题: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5.0 g,氯化钠8.0 g,0.1N的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 ml。下列有关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

A.氯化钠用于调节等渗

B.盐酸用于调节pH

C.注射剂灌封后应在12小时内灭菌

D.本品可采用115℃30 min热压灭菌

E.产品需做热原检查


正确答案:D

第9题:

盐酸普鲁卡因5.0g,氯化钠5.0g,0.1mol/L的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下列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

A.氯化钠用于调节等渗
B.盐酸用于调节pH
C.产品需进行澄明度检查
D.本品可采用115℃30min热压灭菌
E.产品需作热原检查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项目有()。


正确答案:pH值、对氨基苯甲酸、细菌内毒素、装量、可见异物、无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