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香港出版过哪些进步报刊?

题目
问答题
解放战争时期香港出版过哪些进步报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办过哪些工农兵报刊?


正确答案: 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办过《中国农民》和《农民运动》,工人部办过《革命工人》,青年部办过《青年工作》,一些军人、学生、工人、农民和妇女团体也办过一些报刊。在这些报刊中,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农民》、《农民运动》和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中国军人》,它们都同共产党员主持。
《中国农民》于1926年1月在广州创刊。它是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为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指导当时蓬勃兴起的农运动而创办的。该刊除大量报道各地农民运动的情况外,特别注意探讨有关农民运动的理论问题。毛泽东撰写的《中国农民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革命的态度》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李大钊撰写的《土地与农民》,澎湃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等,都是在《中国农民》上发表的。这些文章对于推动中国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这个刊物成为研究农民运动理论的权威性刊物。
《中国运动》于1926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办的通俗性刊物,以基层农运干部和广大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内容是报道各地农民运动和农会的诬蔑。该刊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也较活泼,很受读者欢迎。
《中国军人》1925年2月20日创刊于广州,由黄埔军校青年军人民联合会主办,共产党员王一飞主编,撰稿人蒋先云、周逸群、李富春等也都是共产党。该刊以团结革命军人、促进全国军人的觉悟为宗旨,是我国最早的革命军人刊物。

第2题:

香港和海外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华文报刊与报人?


正确答案: I、香港的情况:
抗战爆发之后,香港原有的报纸《华侨日报》《华侨晚报》《工商日报》《工商晚报》《华字日报》等,很快投入了抗日宣传报道。1937年冬,上海国际宣传委员会最早迁至香港,改名国际新闻社,由恽逸群负责,该社以香港为基地,向海外数十家华侨办的中文报纸发稿,深受欢迎。1938年上海《申报》迁至香港出版,至1939年7月停刊,在香港一共出版一年零三个月。1941年8月《大公报》创办香港版,11月增出《大公晚报》。该报及时、系统的揭露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宣传,很快受到社会关注。在香港新创办的报刊,影响较大的有《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和《星岛日报》等。1938年6月,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并出版该同盟的中英文会刊《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该社的英文版由爱泼斯坦和贝特兰负责,中文版由邹韬奋等负责。该刊的任务是宣传团结国际进步人士和海外华侨援助中国抗战,刊登了宋庆龄写的不少文章和致国际友人的信件。该刊还大量介绍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统区的抗日活动,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窗口。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国统区进步报刊处境艰难,因此有很多进步爱国人士纷纷转移到香港办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华商报》晚刊和《大众生活》周刊、《光明报》等。《华商报》晚刊创刊于1941年,日出对开一大张,每日下点五点出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该报在廖志成的领导下,由邹韬奋、矛盾、范长江、夏衍、乔冠华等7人筹办,从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2月12日停刊,仅出了8个月。《华商报》在宣传上以团结抗日为宗旨,创刊开始即连载邹韬奋撰写长篇纪实报告《抗战以来》。随后该报还发表了范长江的《祖国十年》等佳作,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大众生活》创刊于41年5月,邹韬奋创办并担任主编,编委会成员有金仲华、矛盾、夏衍、胡绳等人。其社评几乎都出自邹韬奋之手,特点是及时、讲透、有针对性。对于大众生活反应和加强了海外侨胞渴望胜利、祖国振兴的愿望与舆论,因而在海外读者中影响巨大,平均每期销售数量高达十万份。《光明报》于1941年9月创刊,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机关报,由梁漱溟任社长,萨空了任总经理。
II、海外的情况
绝大多数华人华侨主办华文报刊,不论原有政治立场和背景如何,在抗战爆发后,无不同仇敌忾,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并发动同胞捐款捐物,支持抗战。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办的以抗日为主的华文报刊。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是海外抗战板报宣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自1937年开始至1941年太平洋爆发这一时期,其中以胡愈之、郁达夫为代表的抗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影响最大。从抗战中后期到战后初期,胡愈之在东南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长达7年多,以“华侨新闻界的马前卒”自居,是一位杰出的海外报刊活动家。另一位华侨领袖胡文虎在新加坡创办的《星洲日报》,也为宣传抗日救国立下了大功。1938年,郁达夫应邀到星洲日报,次年他担任该社早报副刊和晚报副刊的主编。郁达夫以星洲日报等刊为阵地,以惊人的勤奋撰写发表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政论、短评等,为祖国的抗日新闻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洲地区,《美洲华侨报》创刊于1940年,地点在纽约。致力于报道祖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游击的情况,帮助华侨了解祖国真相。欧洲地区,不少华文报刊都已宣传抗日救国为自己的唯一使命、

第3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报刊出版发行事业进入一个崭新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就是报刊实行()。
邮发合一

第4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办过党的哪些机关报?


正确答案: 抗战胜利以后,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亦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从日寇投降到全国解放的几年间,党的各地、各级党组织创办的机关报主要有:
《东北日报》1945年11月1日创刊于沈阳,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
《人民日报》1945年10月10日创刊于吉林,创刊时为中共吉林特别支部机关报。1946年1月改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1947年3月1日改名为《吉林日报》。
《生活报》1945年10月初创刊于哈尔滨,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机关报。
《新华日报》华中版1945年12月9日创刊于江苏淮阴,是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机关报。
《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1945年冬改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
《人民日报》1946年5月15日创刊于邯郸,是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晋绥日报》1946年7月1日创刊,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著名的反“客里空”运动便是由这个报纸发起的。
《辽东日报》1946年由《辽宁日报》和《安东日报》合并,成为中共中央辽东分局机关报。
《江汉日报》1946年7月创刊,是中共江汉党委机关报。
《华中日报》1947年11月16日创刊,是中共华中工委机关报。
《群众日报》1948年1月1日创刊,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
《内蒙古日报》1948年1月1日创刊于天津、中共天津市委机关报。
《新华日报》1949年4月30日在南京创刊,初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后改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
《浙江日报》1949年5月9日创刊于杭州,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
《解放日报》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创刊,为中央华东局兼上海市委机关报。
此外,还有《河南日报》、《长江日报》、《河北日报》、《湖北日报》、《江西日报》等省一级的党委机关报,它们都是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诞生的。

第5题:

国民党中宣部曾明确规定,凡在抗战中出版过的报刊可以()

  • A、先出版后登记
  • B、自由出版
  • C、先登记后出版
  • D、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第6题:

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和出版社?为什么说他是“人民的喉舌”?


正确答案: 邹韬奋(1895~1944)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于福建永安,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过《上海学生联合丛刊》的编辑工作。1922年,由黄炎培介绍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同时编译《职业教育丛书》。
1925年,参加中华职业教育机关刊物《生活》周刊的创办并任该刊的撰稿人。1926年10月起接任该刊主编,使该刊从单纯讲职业教育和青年修养转变为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为此而发起了援助东北抗日将士的捐款运动。淞沪战争期间,增印了《上海血战抗日画报》,还办了“生活周刊伤兵医院”,积极支持淞沪杭战前线。《生活》成了全国著名的抗日救国刊物,销量增至15.5万多份,创当时杂志发行量最高纪录。1932年7月,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7月,因国民党迫害,《生活》停刊,邹韬奋被迫流亡国外,先后赴英、法、美和苏联进行社会考察,世界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以力求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和克服个人主义为三大目标,销量达20万份。可惜出版至16期即被国民党查封。1936年6月17日邹韬奋又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后迁往上海出版,改名《生活星期刊》。1936年11月22日,他与救国会的其他6名领袖一同补捕,成为轰动全国的“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获释,又在上海创办《抗日》三日刊。1938年7月赴汉口,担任《全民抗战》主编。该刊以宣传全面抗战和争取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发行量达30万份。1941年2月皖南事业变后再次出走香港,同年5月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并参与筹办《华商报》。1942年香港沦陷后,在党的帮助下撤到苏北解放区。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中共中央追认他为共产党员。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他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是当之无愧的。为人民大众利益服务的宗旨,是邹韬奋办报的基本思想。开始办报刊时,他强调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鹄的”,要“替民众里最苦的一部分”呼吁。他的世界观发生变化以后,办报思想从同情人民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把为民众服务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联系起来,强调报刊要反映“爱国爱民族的同胞的民意”,要为造就民族解放的英勇斗士而努力。
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准则,保持着崇高的报格。韬奋一生从事新闻出版事业,始终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他创办和主编的报刊不随风倒,不媚世俗,更不投靠国民党政府,而“永远立于人民大众立场”。抗战初期,蒋介石曾派人拉拢韬奋,后又加以威胁。韬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勇敢地站在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第一线,“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国民党反动不敢讲的话,讲《新华日报》不便讲的话”。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对读者极端负责任。韬奋办报刊历来主张“不以赢利为目的”尽量低销售价,使读者买得起。就连登载广告,“也和言论新闻一样,是要向读者负责的”。真诚地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为读者“服务精神”,并身体力行。如《生活》周刊就开展了为读者代购书报、代购物品、找律师、请医生等服务工作。依靠人民大众办报,和读者保持紧密的联系。邹韬奋认为,中国大众是报刊的父母,新闻记者不过是受父母委托的“保姆”。因此他非常重视读者来信,在报刊上开辟《信箱》专栏,每年都收到数万封读者来信。读者在信中要求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通过与读者的通信联系,他直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疾苦,因而增强了报刊言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以,邹韬奋把读者来信称为“本刊真正的维他命”,“写作思想的源泉”。

第7题:

在香港,现存出版时间最长的英文报刊是1903年创办的()


正确答案:《南华早报》

第8题:

十年内战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办过哪些报刊和通讯社?


正确答案: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薄弱五一节建立了若干革命根据地,同时创建了人民的新闻事业。
1931年11月7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会议期间和会议之后,一些人民报刊和通讯社相继诞生。其中主要的是:
一、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1年11月7日在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的当天成立。以CSR为呼号,对外播发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的消息。以后每天播发五六条新闻,向各根据地和上海地下党报刊发稿。红色电波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传到各地,使外界知道了苏区和红军的情况。“红中社”是中共最早的通讯社之一。
二、《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长征前停刊,1935年11月在陕北复刊,1937年1月《新中华报》。先后负责该报编辑工作的有周以栗、王观澜、沙可夫、李一氓、瞿秋白、任质斌等人。
三、《红星报》。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办,邓小平主编。长征中继续出版,由陆定一主编。这是工农红军出版的第一张铅印报纸。
四、《青年实话》。1931年7月创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的机关刊物,在红军青年战士中有较大影响。
五、《斗争》周刊。1933年创刊,是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毛泽东写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两篇文章曾在该刊发表。除以上几家报刊外,当时中央根据地的各种报刊还有近30种。这些报刊对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反击国民党的军事围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由于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程度不同地作过一些错误宣传。

第9题:

解放战争期间出现过哪些鼓吹走“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它们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报刊鼓吹走“第三条道路”;既不走共产党的道路,也不走国民党的道路,而走一条非国非检,无党无派的“中间道路”。持这种论调的报刊,其政治背景比较复杂。一、持反动立场的中国青年党和民主社会党的《中华时报》、《再生》周刊等他们鼓吹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阴谋。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党派报刊,如《周报》、《民主》、《平民》等。他们宣传“第三条道路”,是幻想中国走英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三、还有一些以“无党无派”自居的报刊,如《大公报》、《观察》等。它们鼓吹“第三条道路”,是为了趁机捞取政治资本。
在这些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1946年9月在上海创刊的《观察》周刊。(它的前身是《客观》周刊,1945年11月在重庆创刊)。这是一个政论刊物,自称“大体上代表着一般自由思想分子”。它一方面抨击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另一方面又反对共产主义和工产党。有的文章甚至武断地说:“就统治精神上说,共产党和法西斯党本无任何区别”,共产党的胜利只能是“以暴易暴”,因而大力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和资本主义道路。
当时,美帝国主义看到蒋介石政权即将崩溃,想要扶植“第三种势力”,让“自由主义分子”来领导中国;在知识分子中,走“第三条道路”的论调也有一定市场,《观察》的发行量就由10000份上升到50000多份。如果任凭这种论调发展下去,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非常不利。为此,党中央一方面通过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人民敌人的生死斗争中,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号召人民擦亮眼睛,认清“第三条道路”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一些进步报刊,如上海《文萃丛刊》、《文汇报》、香港的《华商报》等,对这种论调进行驳斥,帮助持这种观点的知识分子丢掉幻想,认清形势,站到革命一边来。通过对“第三条道路”的批评,各民主党派均改变主张,参加到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中来,就连《观察》的主编储安平也到了解放区,只有坚持反动立场的青年党和民社党跟着国民党跑到台湾去了。

第10题:

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出版过哪些中文报刊?这些报刊有何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第一批近代报刊。是鸦片战争前函方各国派遣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创办起来的。从1815年到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和中国附近的地方创办过6家中文报刊。它们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主编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3~1826);曲英国传教士吉特在马六甲主编的《天下新闻》(1828~1829),由士罗在澳门编印的《依泾杂说》(1826~?);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1837,后迁新加坡);由麦都思在广州主编的、《各国消息》(1838~?)。在这6家中文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这个时期外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它们的办报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想征段中国人的心。起初,传教士们以为宣传基督教教义就能够敲到这一点,所以最早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确实是一份宣传宗教的刊物。可是,当他们发现上帝并不能感化中国人时,便改变了做法,转而大力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想用“知识的炮弹”来使中国人就范。《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就是这样做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和排外的观念”。这一目的,它们是达到了的。
第二,它们都尽量做到中国化。传教士们知道,他们所办报刊的读者,是具有几可翠文化传统的中国入,因而不得不使自己办的报刊适合于中国人的口味。所以,无论报刊的形式和报刊的内容,都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比如,这些报刊都采用了中国古代报纸的传统形式—书册式,封面上印着《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子日多闯,择其善者而从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文章也多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形式,经常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昕下回分解”的字样;论述问题则经常引用“四书五经”和程朱著作的用语等等。
第三,出现了由宗教性报刊到向非宗教性报刊发展的趋势。如果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一份纯宗教性刊物的话,那么,它以后出版几份中文报刊的宗教性内容日益减少,非宗教性内容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新闻、评论和广告等非宗教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