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有()个入声字?

题目
单选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有()个入声字?
A

1.0

B

2.0

C

3.0

D

4.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描述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正确答案: 重阳节

第2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什么节日?


正确答案: 重阳节

第3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
问题(一):请对本首诗进行评析。(10分)
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答案:
解析:
以上一题为例
【参考设计】
问题(一):
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通过从平面图形中发现角、指出角、画角,使学生经历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2.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问题(二):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板书“角”字,问:这是什么字?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上面有角?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人角的数学乐园游玩,在角的乐园里,我们不仅能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在哪些地方有角。
[设计理由]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课件,在我们的H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设计理由]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具体的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
3.出示练习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做适时的纠正)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表象的正确认识。
4.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纸.提问学生:在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最后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问学生,这张纸有角吗?(没有)
[设计理由]当学生对角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藏在图形中。
5.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形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哪里。
[设计理由]通过动手操作折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出角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你所折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尖儿,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2.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同样角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名字,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教师结合幻灯片的演示强调:这个尖尖的部分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
3.课件出示几个角,请同学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角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知道角有大有小
1.活动一:学生自己先用活动角摆一个角,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摆一个比自己手中的角更大或者更小的角。
2.活动二 :师生互动,先由教师摆出一个角,然后学生再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大的角,到前面比一比,再让学生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小的角进行比较。
3.课件演示: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角,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谁大谁小?
4.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的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设计理由]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实践,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角埋下伏笔。
四、动手尝试,掌握角的画法
活动一:学生练习画角
(1)怎样画一个角呢?学生自由尝试画角。
(2)展示画对的角,请同学说说是怎么画的。(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画角需要用到一些什么工具呢?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设计理由]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2.活动二 :学生进一步练习画角
(1)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理由]巩固学生对角的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出示课件,请你画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和一个更小的角。
[设计理由]简单渗透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
小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先要定顶点。
再从顶点引两边。
边长短,角不变。
开口大,角就大。
开口小,角就小。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组成、角的画法及角的大小。
2.出示课件: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猜猜看一张长方形的纸有4个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出示课件:找找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
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第4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谁的作品?


正确答案: 王维

第5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有()个入声字?

  • A、1.0
  • B、2.0
  • C、3.0
  • D、4.0

正确答案:B

第6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是那座山的东边?


正确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是终南山的东边。

第7题:

下列登临作品中,与节日民俗相关的有()。

  • A、王粲《登楼赋》
  • 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C、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
  • D、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正确答案:B,C

第8题:

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义】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少我一人。

第9题:

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描述的是()节。


正确答案:重阳

第10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在描写哪一个节庆?


正确答案: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