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题目
判断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家设立()等电影艺术档案机构,负责依法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电影艺术档案等工作。

  • A、中国电影科研所
  • B、中国电影资料馆
  • C、北京电影学院
  • D、国家档案馆

正确答案:B

第2题:

当今仍能看到的最早一部中国电影是?()


正确答案:《劳工之爱情》

第3题: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答案】C。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上海的国产电影放映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第4题:

电影传入中国从()开始

  • A、香港
  • B、上海
  • C、北京
  • D、天津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试述新中国电影史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对此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武训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在这场持续将近半年、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中,发表的各种批判文章数以百计。批判的内容,除了指责《武训传》犯了“歪曲人民革命历史”的“严重政治错误”,是“反现实主义”的作品外,还给武训本人戴上了“大地主、大债主、大流氓”三顶帽子。
影片的编导孙瑜、主演赵丹等主创人员遭受不公正的批评。孙瑜被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检讨文章。赵丹被停止工作多年,这场批判运动,还波及到私营厂出品的其他许多影片,其中被重点批判的有《我们夫妇之间》、《关连长》等。

第6题:

1933年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

  • A、中国电影协会
  • B、中国电影发展协会
  • C、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 D、电影创作协会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上海,诞生地却在北京,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划分情况是()。

  • A、中国电影被划分为精英电影和主旋律电影
  • B、中国电影被划分为商业电影和非商业电影
  • C、中国电影被划分为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
  • D、中国电影被划分为主旋律电影和非主旋律电影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最早的中国电影歌曲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寻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