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某公司正在对前来应聘并通过初选的大学毕业生小王进行面试。考官要求小王谈一谈自己的一次失败的经历,小王

题目
问答题
在一个小型会议室里,某公司正在对前来应聘并通过初选的大学毕业生小王进行面试。考官要求小王谈一谈自己的一次失败的经历,小王感到难以回答。你认为,小王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只有小王是大学生,小王才懂英语”为假,则()为真

A.如果小王不是大学生,那么小王不懂英语

B.小王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

C.小王不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

D.小王不是大学生或者小王懂英语

E.如果小王懂英语,那么小王是大学生


参考答案:D

第2题:

小王今年15岁,父母双亡。小王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小王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尚健在。则小王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

A:小王的哥哥
B:小王的姐姐
C:小王的祖父母
D:小王的叔叔

答案:C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兄、姐;③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第3题:

小王是某公司业务人员,近期公司要求小王发展其亲属、朋友购买公司产品,公司支付小王的报酬以其亲属、朋友购买额度为计算依据,因小王人脉较广,其本月取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小王服务的这家公司触犯了《禁止传销条例》。()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小王购买了某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后,想将部分该公司的股票卖出,他应在_____进行交易,这笔交易是在______之间进行的。()

A:一级市场;小王和该公司
B:一级市场;小王和其他投资者
C:二级市场;小王和该公司
D:二级市场;小王和其他投资者

答案:D
解析:
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交易市场。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对手方为其他投资者。

第5题:

小王和小李参加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笔试部分小王得分比小李高6分,面试部分小李得80分,两人的总成绩刚好相同,问小王面试得了多少分?( )

A.74
B.71
C.78
D.76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比例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总成绩中笔试成绩=笔试成绩×笔试所占比例,笔试部分小王比小李高6分,且笔试所占比例为40%,故总成绩中笔试成绩小王比小李多2.4分。
第三步,要想使得最终总成绩相同,那么总成绩中面试成绩就需要小李比小王多2.4分,因面试占比例为60%,所以单纯面试成绩小李需要比小王多4分,所以小王的成绩=80-4=76分。

第6题:

D公司人力资源部小王,按照公司的要求在3月份进行招聘工作.公司要求小王进行面试问题设计,请问如何设计?


正确答案:

设计的内容如下:
(1)你为何要申请这项工作?(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2)你认为这项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或者如果你负责这项工作,你将怎么办?(了解应聘者对应聘岗位的了解程度及其态度)
(3)你认为最理想的领导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了解应聘者的管理风格及行为倾向)
(4)你的家庭对你来应聘的态度怎样?(了解其家庭是否支持)
(5)你的同事当众批评、辱骂你时,你怎么办?(了解其在现场处理棘手问题的经验及处理冲突的能力)
(6)你的上级要求你完成某项工作,你的想法与上级不同,而你又确信你的想法更好,此时你怎么办?(困境中是否冷静处理问题)

第7题:

小王在2010年初通过个人汽车贷款购买了一辆新车,小王在2015年初还没有还清贷款,这时候小王还可以申请一次展期,但是只能展期一次,在2016年初小王必须还清贷款。(  )


答案:错
解析:
个人汽车贷款的贷款期限(含展期)不得超过5年。所以在2015年初的时候,小王已经不能够申请展期了。

第8题:

D公司人力资源部小王,按照公司的要求在3月份进行招聘工作。公司要求小王进行面试问题设计。请问如何设计?(考点:教材第75页)


正确答案:

第9题:

小王购买了某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后,想将部分该公司的股票卖出,他应在(  )进行交易,这笔交易是在(  )之间进行的。

A.二级市场;小王和其他投资者
B.一级市场;小王和其他投资者
C.二级市场;小王和该公司
D.一级市场;小王和该公司

答案:A
解析:
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交易市场。投资者的股票交易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对手方为其他投资者。

第10题:

应聘者谈及自己的经历,正好与面试考官相似,面试考官这时会对面试者产生好感,造成心理偏差,这属于面试考官偏见的()。

A:第一印象
B:对比效应
C:晕轮效应
D:与我相似心理

答案:D
解析:
应聘者谈及自己的经历,正好与面试考官相似,面试考官这时会对面试者产生好感,造成心理偏差。此为与我相似心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