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儿,男,7岁,2002年8月5日初诊。浮肿3

题目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儿,男,7岁,2002年8月5日初诊。浮肿3日。患儿2周前曾患皮肤脓疱疮,经治已愈。3日前发现眼睑浮肿,小便次数减少,小便如浓茶色,不发热,饮食不香。检查:T37℃,BP110/78mmHg。神清,精神稍疲惫,眼睑轻度浮肿,颜面、躯干、四肢浮肿不明显,舌红、苔黄微腻,脉数。心肺(-),腹软,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肝脾(-)。尿常规检查:蛋白(++),潜血(++++),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4~5个/HP,细胞管型+/HP。血常规检查:Hb110g/L,白细胞总数11×10/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水肿。
证型:湿热内侵证。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辨证分析:患儿由皮肤感受湿热邪毒,疮毒内归,湿热留注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水湿泛溢肌肤而致水肿、尿少。湿热下注,故浮肿不甚,仅稍有浮肿;湿热损伤血络,故见浓茶色血尿;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主方: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用药: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桑白皮、茯苓皮、泽泻、大蓟、小蓟、陈皮、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38岁。患者3小时前被汽油烧伤双下肢,起水疱,创面剧烈疼痛,发热,烦躁,口干,小便短赤。体查:双下肢可见大小不一的水疱,舌红苔黄,脉弦数。


正确答案: 诊断:烧伤(浅二度)。
诊断依据:3小时前被汽油烧伤双下肢,起水疱;双下肢可见大小不一的水疱。
证型:火热伤津型。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用药:黄连、黄芩、山栀、黄柏、生地、麦冬、金银花。
外治法:创面清创后,用地榆膏、湿润烧伤膏换药。

第2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2岁,已婚,1999年11月3日初诊。妊娠5个月,体重明显增加,腹围增大迅速,超过妊娠月份;伴倦怠无力,懒言,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行动不便,小便较少,纳食不香;舌质淡润,苔白腻,脉缓。


正确答案: 诊断:子满。
证型:脾阳不足型。
辨证分析:患者素体脾虚,或过食生冷寒凉之品,损及脾阳,脾虚则运化失职,水蓄胞中,故体重增加,腹大异常。脾主肌肉,脾虚则疲倦无力。水湿上迫心肺,故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纳食不香,舌质淡润,苔白腻,脉缓,均为脾阳不足之征。
治法:健脾渗湿,养血安胎。
主方:鲤鱼汤加陈皮、桂枝。
用药:鲤鱼、白术、生姜、白芍、当归、茯苓、陈皮、桂枝。

第3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18岁,2003年7月15日就诊。起病3日,仍身热(38℃),恶寒少汗,头身重痛,四肢沉重,胸闷不舒,口淡不渴,苔厚白腻,脉缓。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湿温。
证型:邪遏卫气证。辨证分析:患者感湿热病邪,始则湿遏卫表,卫气失宣故身热不扬而恶寒,头身重痛;湿阻气机,故胸闷不舒,口淡不渴,苔白厚而腻,脉缓为湿重于热之候。故证属湿重于热,邪遏卫气。
治法:宣化表里之湿。
主方:藿朴夏苓汤。
用药:藿香、厚朴、法夏、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

第4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及用药)患者,女性,23岁,教师。素有痰饮,每遇季节变换或感冒即发,发则喘息气逆,喉间水鸡声,痰多而咳少,形寒。喘剧则不能卧。苔白,脉浮滑。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咳嗽上气。
证型:寒饮郁肺。
辨证分析:患者素有痰饮内伏,在外感风寒时诱发。当寒邪入肺,引动伏痰,肺气逆而不降,出现咳嗽气喘;痰阻气道,气触其痰,痰气搏击,故见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形寒、舌苔白、脉浮滑均为寒饮郁肺征象。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主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用药: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半夏、大枣。

第5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0岁。自觉阴部生疮,肿胀已化脓、疼痛,行动艰难,伴高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腻。


正确答案: 诊断:阴疮。
证型:热毒型。
辨证分析:感染邪毒,或湿热毒邪蕴积于下,伏于肝经,与血相搏,郁结成疮。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主方:仙方活命饮
用药:金银花、甘草、天花粉、防风、穿山甲、皂刺、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贝母、白芷、陈皮。

第6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3岁。头面、上肢红肿、丘疹4天。患者4天前染发后出现颜面部红肿、随之出现丘疹,瘙痒剧烈,渗出不多。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正确答案: 诊断:接触性皮炎。
诊断依据:有明确的接触史;颜面部红肿、丘疹,渗出不多,瘙痒剧烈。
证型:风热壅盛型。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用药:荆芥、防风、黄芩、蝉蜕、苦参、当归、生地、连翘、牛蒡子、甘草。
外治法: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

第7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0岁。新产3日,突然晕厥1次。患者3日前在家足月顺产一男婴,时天气寒冷,产后即感寒冷,渐至颤抖,恶露极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不省人事,颈项强直,两手握拳。舌紫脉涩。


正确答案: 诊断:产后血晕。
证型:瘀阻气闭型。
辨证分析:由于产于家中,时值隆冬,感受寒邪,气血凝滞,以致恶露不下,停蓄小腹,则痛而拒按。瘀血不去,则新血不能上荣,致使心肺受损,故神昏,气粗喘促。营卫流行不畅,经络阻滞,故两手握拳,口噤。舌紫脉涩为瘀阻气滞之象。
治法:行气逐瘀。
主方: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用药:血竭、没药、当归、川芎。

第8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24岁。全身出现风团4日。患者4日前因食牛肉后全身出现风团,风团鲜红,瘙痒,伴腹部疼痛,腹泻,口干。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正确答案: 诊断:瘾疹(荨麻疹)。
诊断依据:有食牛肉史;全身出现风团,风团鲜红、瘙痒,伴腹部疼痛。
证型:胃肠积热型。
治法:疏风清热,通腑行滞。
主方:防风通圣散加减。
用药:防风、荆芥、生大黄、厚朴、枳壳、川芎、黄芩、甘草。
外治法: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局部外搽。

第9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50岁。有咳喘史12年,复发3日。3日前,因感受风寒,而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体温38.3℃。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小青龙汤证。
辨证分析:此新感引发宿疾。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饮犯肺,故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为外寒里饮之象。治法:外解风寒,内散水饮。
主方:小青龙汤。
用药: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第10题:

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28岁。肛周红、肿疼痛3日,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体查: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正确答案: 中医诊断:肛痈。
证型:火毒蕴结。
辨证分析:患者肛周红、肿疼痛,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故辨为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散风,行瘀活血。
主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用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