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治疗方法是()。
A

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B

外用润肤剂

C

口服抗组胺药物

D

口服华法林

E

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 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湿疹

B、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C、皮肤淀粉样变性

D、瘙痒症

E、郁积性皮炎

治疗方法是A、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B、外用润肤剂

C、口服抗组胺药物

D、口服华法林

E、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第2题:

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 曰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体温39.6 0C, 见大小不等的淤点,颈抵抗(+),克氏征(-)
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A.氯霉素B.环丙沙星C.红霉素D.磺胺嘧啶 E-头孢曲松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患者,女,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改善步态的办法是A、手术延长短缩下肢

B、提高患侧肌力

C、训练患者踮脚尖行走

D、垫高鞋后跟

E、无须特殊处理

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

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

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

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

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D

第4题:

患儿男,10岁,因“右侧外踝部摔伤”来诊。患儿蹦跳时不慎扭伤右侧外踝,患处红肿,青紫疼痛,皮肤灼热,按之痛甚,行走不利。右踝内、外侧均有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未见骨折。诊断应首先考虑()

  • A、踝管综合征
  • B、跖筋膜炎
  • C、踝关节扭伤
  • D、胫后肌腱炎
  • E、踝部骨折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者男性,40岁,工人,因“摔伤左踝跟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1天”来诊。患者1天前干活时从约3米高处摔下,致伤左足踝部,当时意识清,无昏迷、呕吐史,左踝部肿痛,活动受限。查体:左踝部肿胀明显,踝部可见大片皮下瘀斑,踝部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前侧可触及骨折断端,骨异常活动不明显,踝关节活动正常,足跟内、外翻活动受限,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存在,足趾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可。可能的诊断是()

  • A、内踝骨折
  • B、外踝骨折
  • C、后踝骨折
  • D、三踝骨折
  • E、距骨骨折

正确答案:E

第6题:

患者男,21岁,因“右踝部疼痛10小时”来诊。10小时前因打球不慎跌伤右踝,右踝部疼痛。查体:右外踝下方压痛明显,踝关节活动受限,尤其不能内翻;X线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踝关节扭伤

B、踝部骨折

C、跟骨骨折

D、踝部关节脱位

E、踝部外侧韧带断裂

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局部按揉

B、拔伸踝关节

C、踝部固定

D、热敷

E、内翻摇动踝关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

  • 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
  • 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
  •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正确答案:D

第8题:

患者,女,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改善步态的办法是A、手术延长短缩下肢

B、提高患侧肌力

C、训练患者踮脚尖行走

D、垫高鞋后跟

E、无须特殊处理

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

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

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

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

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性,25岁,因“奔跑时右踝扭伤”来诊。患者奔跑时右脚内侧踩到硬物,足向内翻转,踝部剧烈疼痛、肿胀并出现瘀血(以内踝为重),不能站立行走。查体:足呈内翻畸形,功能丧失。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 A、内踝骨折
  • B、外踝骨折
  • C、后踝骨折
  • D、三踝骨折
  • E、距骨骨折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患儿男,10岁,因“右侧外踝部摔伤”来诊。患儿蹦跳时不慎扭伤右侧外踝,患处红肿,青紫疼痛,皮肤灼热,按之痛甚,行走不利。右踝内、外侧均有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未见骨折。患儿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属于()

  • A、Ⅰ度
  • B、Ⅱ度
  • C、Ⅲ度
  • D、Ⅳ度
  • E、Ⅴ度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