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及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望小儿食指络脉适于诊三岁以内的病儿。食指络脉指小儿食指掌侧之络脉,为手太阴肺经的支脉,故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意义。诊察时要光线明亮,医者用左手捏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数次,使络脉明显,便于观察。外感或内伤,同样是以络脉见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命关为甚重。望络脉要注意其三关分布、色泽变化和隐显深浅。
三关分布:根据络脉见于三关的部位,以测定邪气的浅深及病情轻重。络脉显现于风关者,是邪气入络,示邪浅病轻;若见络脉透过风关至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络脉过气关达命关时,是邪气入脏,邪陷病危之兆;若络脉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
色泽变化:一般色深而浓者病重,色浅淡者病轻。色紫红者主内热;色鲜红者多属外感表证;色青者主惊风或痛证;色紫黑者主血络郁闭,为病重之象;色淡白者为虚证。
隐显深浅:络脉浮现明显,主病在表,多见于外感病;络脉沉隐不显,主病在里,多见于内伤里证。

第2题:

试述乙肝三系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①BsAg和抗-HBs:HBsAg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的间接指标,阳性可表明已感染乙肝病毒:抗—HBs阳转常作为机体获得对HBV免疫力及乙肝患者痊愈的重要标志。
②HBeAg和抗—HBe:HBeAg阳性提示体内HBV在复制和传染性强,持续阳性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抗-HBe是HBV感染进入后期与传染性减低的指标。
③HBcAs和抗—HBc:HBcAs全部定位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释放到肝细胞浆中,并装配成完整的Dane颗粒再释放入血,故血中无游离的HBcAg。高滴度抗-HBc是过去HBV有活动性复制,低滴度抗-HBc是过去HBV感染的标志,抗—HBclgM是现在感染HBV的标志,对急性乙肝有确诊或排除的意义。

第3题:

请演示腹水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1.当腹腔积液量超过1OOOml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2.让被检查者采取仰卧位,液体因重力作用多积聚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在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3.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4.这种因体位变化而出现浊音改变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第4题:

试述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肌电图检查主要是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和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帮助确定神经元、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损的部位和程度,了解病变是急性或慢性;协助确定周围神经是轴索损害为主还是髓鞘损害为主;对一些肌肉病的诊断和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评估等也有重要意义。神经源性损害的肌电图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常见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程延长、波幅增高、多相波百分比增高;用力收缩时,由于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呈单纯相或混合相。肌源性损害的肌电图插入电位一般正常,但也可偶见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在肌强直时可见肌强直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程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百分比增高。用力收缩时出现病理干扰相。单纤维肌电图是目前诊断运动终板功能障碍最敏感的方法。重复神经电刺激是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重要手段。对10Hz以下的低频重复电刺激,正常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基本保持不变,而重症肌无力患者呈波幅逐渐递减,波幅递减15%以上为异常。

第5题:

男性,43岁,食欲下降,腹胀,消瘦2个月,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血沉50mm/h,具有确诊及临床意义的检查是()

  • A、PPD试验
  • B、腹水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
  • C、腹水动物接种
  • D、胃肠钡餐检查
  • E、腹腔镜检查

正确答案:E

第6题:

请演示腹水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
解析:

1.当腹腔积液量超过1000ml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1分)
2.让被检查者采取仰卧位,液体因重力作用多积聚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在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1分)
3.嘱被检查者向一侧转动,采取侧卧位,此时液体随之向下流动。此时叩诊上侧腹部转为鼓音,而下侧腹部呈浊音。(2分)
4.这种因体位变化而出现浊音改变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1分)

第7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于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将75g(儿童1.75 g/kg)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内口服,分别抽取O.5、1、2、3小时时的静脉血标本,连同空腹血标本一并送验血糖,同时定性测尿糖各1次。临床上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可采用此项试验。

第8题:

演示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被检查者仰卧位,检查者自腹中部脐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位,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位,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第9题:

试述X线照片光学对比度的临床意义及改变照片对比度的方法。


正确答案:X.线照片光学对比度是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若无对比度,人眼所观察的照片将是一片白或一片黑。X线照片对比度将受四个方面的影响,可以根据这四个方面来改变照片对比度:
1)X线胶片对比度:值越大照片对比度越大,若想提高对比度,可采用 值大的胶片;
2)管电压:管电压低时,照片对比度高,适合软组织摄影;管电压过高时,对比度降低,但层次好;
3)管电流:管电流增加时,对低密度组织可获得交好的照片对比度;
4)本底灰雾:本底灰雾增加,照片对比度下降,因此要获得交好的对比度,应尽量减少本底灰雾。

第10题:

试述三叉神经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三叉神经的检查:三叉神经的检查内容应从运动、感觉和反射三方面进行。
(1)运动支:应观察颞肌及咬肌有无萎缩,并用触诊测知双侧肌力是否对称,其次观察患者慢慢张口时下颌是否偏斜。
(2)感觉支:可用钝针及棉条分别检查其痛觉及触觉,一般无需检查温度觉。检查时应在两侧对称部位做比较,并确定感觉障碍区域。
(3)反射:①角膜反射;应以棉丝轻触角膜的边缘部分,正常反应表现为眨眼活动。②下颌反射:患者略微张口,检查者将手指横放在患者下颌中部,用叩诊锤叩击手指。正常反应为双侧咬肌和颞肌收缩,使口部闭合,但大都反应轻微。
临床意义: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时,表现为同侧咬肌、颞肌萎缩或力弱,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三叉神经感觉支损害时表现为患支分布区的感觉减退或消失。三叉神经同侧感觉支及运动支全受累时指示病变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支和面神经运动支病变均可致角膜反射消失。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时下颌反射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