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l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l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此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
A

社交障碍

B

躯体活动障碍

C

皮肤完整性受损

D

语言沟通障碍

E

个人应对无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史:患者女性,54岁。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


参考答案: 图解:CT平扫右侧基底核区密度减低病灶(长箭),边缘模糊不清,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小。大脑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诊断:脑梗死。

第2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正确的是
A.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饮食
B.血压恢复正常后可自行停药
C.尽量不做家务
D.出院后定期复查
E.出院后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第3题:

女性患者,60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天"为主诉来诊。查体:神清语利,双眼左侧同向偏盲,左侧面舌中枢性瘫,左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最有可能受累的血管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小脑后下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椎-基底动脉


参考答案:B

第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7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6小时入院。患者晨醒后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自己穿衣困难,左侧口角流涎,无头痛、呕吐,神志清楚。既往否认心脏病病史,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
A

脑栓塞

B

脑出血

C

脑血栓形成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脑膜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患者清晨发病,神志清,无颅内高压症状,考虑脑梗死,而无心脏病病史,首先考虑脑血栓形成。

第5题:

患者男性,7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6小时入院。患者晨醒后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自己穿衣困难,左侧口角流涎,无头痛、呕吐,神志清楚。既往否认心脏病史,该患者可能诊断是()

  • A、脑栓塞
  • B、脑出血
  • C、脑血栓形成
  • D、蛛网膜下腔出血
  • E、脑膜瘤

正确答案:C

第6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此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
A.社交障碍
B.躯体活动障碍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语言沟通障碍
E.个人应对无效

答案:C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第7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液检查
B.头颅CT检查
C.脑电图
D.脑血管造影
E.MRI

答案:B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第8题:

患者男,51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1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轻偏瘫,右侧Babinski征(+),腱反射亢进,左侧肢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 基底节缺血性梗死。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是()

A.增强右侧肢体肌力和肌肉耐力

B.诱发主动运动

C.抑制异常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

D.以卧床为主

E.进行大强度运动以增加其肌肉力量


参考答案:C

第9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2岁,诉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天。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BP:170/110mmHg。左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 2.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1.老年男性,急性起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有高血压,一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
3.T1加权示左颞顶叶皮层下区略低信号影。T2加权示左颞顶叶病灶呈高信号影。双侧基底节区亦可见多发点状长T1长T2信号影,无占位效应。病灶周围无水肿。

第10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60岁。主诉:突发头痛并右肢体活动不灵活2h。病史:患者于2h前突发头痛并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含有咖啡渣样物质,不能站立、行走,右手不能持物,发病后小便失禁1次。无意识不清及肢体抽搐,无肢体麻木。在家未行任何诊治,急入院。有高血压病病史3年。查体:T38.5℃,P89次/分,R22次/分,BP165/100mmHg;意识模糊,反应淡漠,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应存在,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颈无抵抗,左肢体活动正常,右侧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右下肢腱反射(+++),右侧Babinski征(+),Kernig征(-)。化验:Hb120g/L,WBC13.6×109/L,PLT150×109/L;粪常规(-);尿常规(-)。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脑出血。
②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险组)。
③应激性溃疡。
(2)诊断依据
①有高血压史,血压高。
②突发头痛、呕吐,小便失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
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含有咖啡渣样物质。
④意识模糊,双眼向左凝视,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偏瘫,Babinski征(+)。
2.鉴别诊断(5分)
①脑血栓形成。
②脑栓塞。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
④脑瘤、脑外伤。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头颅CT(首选)。
②头颅MRI。
③腰穿脑脊液检查。
④血脂血糖、血生化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
②积极防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
③适当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
④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⑤禁饮食或流质饮食,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