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有多种杀伤破坏因素,其中主要杀伤破坏因素是哪一种?

题目
问答题
核武器有多种杀伤破坏因素,其中主要杀伤破坏因素是哪一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

  • A、五种
  • B、四种
  • C、三种

正确答案:A

第2题: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威力及室内人员发现核袭击瞬间防护方法有什么?


正确答案: 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②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所放的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来表示。
③室内人员发现核袭击瞬间的防护:当听到核袭击空袭警报时,应迅速进入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如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可在墙角、墙根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进行防护。
冲击波过后,尽快离开杀伤破坏区,防止放射性灰尘吸入或落在皮肤上,及时戴上防护面罩、口罩,穿上防护衣或用被单等遮蔽身体,扎好裤口、袖口和领口。
转移到安全区域后,清除服装上的沾染物。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地背风抖拂。擦拭或水洗鞋子,最后摘除口罩,手套。

第3题:

核武器有一种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它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早期核辐射

第4题: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有()。

  • A、光辐射
  • B、冲击波
  • C、早期核辐射
  • D、核电磁脉冲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利用原子核反应瞬时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称为(),核武器的爆炸威力用()当量表示。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有:()、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


正确答案:核武器;梯恩梯(TNT);光辐射

第6题:

核武器有哪些杀伤破坏因素及杀伤特点?


正确答案: ①光辐射、
②冲击波、
③早期核辐射、
④核电磁脉冲、
⑤放射性沾染。
前四种杀伤破坏因素,一般均出现在爆炸后几十秒时间内,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则持续的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特点:
(1)、光幅射:时间几秒钟;温度3000——4000℃;
(2)、冲击波:速度100米-几百米/秒以上;
(3)、早期核幅射:穿透力很强的射线,使人的生理机能改变,新陈代谢失调,造成放射病死亡;
(4)、核电磁脉冲:持续时间几十微秒,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对人没有直接伤害,主要对电器、电机、电子设备有破坏作用,消除计算机上储存信息,使雷达通讯自动控制系统失灵;
(5)、放射性沾染:对人员伤害有三个途径:
①体内照射。人员将放射性尘吸入食入体内引起伤害,使人的造血器官及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得放射病。
②体外照射。处在沾染区的人员,受到射线的直接照射,它对人员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的大小。
③皮肤灼伤。带放射性的灰尘直接落到人身上或接触了沾有放射性灰尘的物品,造成皮肤灼伤,使皮肤出现红斑、水泡甚至溃烂。

第7题:

核武器的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各占总能量的比例是多少?


正确答案: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核电磁脉冲所占比例很小。

第8题: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


正确答案: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

第9题:

武器有哪几种杀伤破坏因素,各种杀伤破坏因素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正确答案: 核武器爆炸时,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是: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和核电磁脉冲(0.01%)共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

第10题:

核武器具有哪几种杀伤破坏因素?


正确答案: 第一类称瞬时杀伤破坏因素,包括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四种;
第二类称延缓性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是放射性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