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索洛余值”。

题目
单选题
()又称“索洛余值”。
A

资本增长率

B

劳动增长率

C

全要素生产率

D

经济增长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隐索动物又称()动物。


参考答案:半索

第2题:

某国经济增长率为10%,劳动增长率为4%,资本增长率均为5%,劳动产出弹性为0.8,资本产出弹性为0.3,根据索洛的余值法,在10%的经济增长率中,全要素生产率为( )。

A.3%

B.4.8%

C.5.3%

D.4.7%


正确答案:C
答案:C.
【答案解析】全要素生产率即GA. = GY -αGL-βGk =10%-0.8*4%-0.3*5%=5.3%

第3题:

当索洛余值等于零时,经济增长模式一定是集约型的。(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当索洛余值等于零时,经济增长模式一定是粗放型的。

第4题:

斜拉桥又称吊桥,由梁、斜拉索和塔柱组成。


答案:错
解析: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第5题:

索洛剩余


答案:
解析:
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发达国家制度比较稳定,除去资本和劳动贡献后,确实主要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在发展中国家,很大一部分正在经历制度变革和经济自由化的过程,显然制度进步会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计算出来的“索洛剩余”不但包括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包括了经济制度的改变(改革使市场经济建立,降低交易费用)对经济的贡献。索洛剩余用

第6题:

( )又称“索洛余值”。


正确答案:C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首先提出的,因此又称“索洛余值”。

第7题:

()又称“索罗余值”。

A:资本增长率
B:劳动增长率
C:全要素增长率
D:经济增长率

答案:C
解析:
利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还可以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说计算技术进步程度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或比重,这就是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第8题:

名词解释 索洛余值


标准答案:假设生产函数为:Y=AF(L,K)
  Y为生产总量,A为全生产要素,即包括知识、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L为劳动力数量,K为资本总量。
  由微积分的知识,可以得出:Y=MPL×L+MPK×K+A
  其中MPL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MPK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上面的式子变形可得:
  Y/Y=aL+bK+A/A
  其中a为劳动在总产出的份额,b为资本份额,A/A就是索罗余量。

第9题:

(  )又称“索洛余值”。

A.资本增长率
B.劳动增长率
C.全要素生产率
D.经济增长率

答案:C
解析: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首先提出的,因此又称“索洛余值”。

第10题:

索科洛娃


正确答案: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育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解释它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民族的特点。在综合年轻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比较教育学阐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促使进一步研究教学和教育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