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歌《我》怎样表达了“残缺的我”的主题?

题目
问答题
穆旦诗歌《我》怎样表达了“残缺的我”的主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写出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残缺性”及孤独本性,是穆旦诗歌中现代意味最为强烈的一首。
全诗共四节,前两节通过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时间(“时流”)和空间(“子宫”),标明了“我”的被锁闭状态:“锁在荒野里”。“我”不断挣扎,仍不能溶人历史和人群。
后两节通过“遇见”,表达了“冲出樊篱”的决心和向外发展的愿望,结果却是“更深的绝望”,并由此揭示出人的两难境地。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地与苦难是穆旦的诗歌的永恒主题,他从来不会以爱情、青春、生命作为诗歌主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穆旦的《诗八首》以“你”、“我”和“上帝”的冲突推动着爱情和生命过程的发展为线索,展开各种矛盾斗争,体现了九叶诗派追求诗歌表达的“()化”特征。

  • A、小说
  • B、诗歌
  • C、散文
  • D、戏剧

正确答案:D

第3题:

穆旦诗歌有三个常见的主题,它们是()。

A.“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B.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与超越”

C.表现“残缺的我

D.“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和“残缺的我”,是()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


正确答案:穆旦

第5题:

穆旦与冯至的诗歌都具有哲思,但穆旦的诗歌更多的思考了对现实的苦难和矛盾。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穆旦诗歌《我》怎样表达了“残缺的我”的主题?


正确答案: 《我》写出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残缺性”及孤独本性,是穆旦诗歌中现代意味最为强烈的一首。
全诗共四节,前两节通过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时间(“时流”)和空间(“子宫”),标明了“我”的被锁闭状态:“锁在荒野里”。“我”不断挣扎,仍不能溶人历史和人群。
后两节通过“遇见”,表达了“冲出樊篱”的决心和向外发展的愿望,结果却是“更深的绝望”,并由此揭示出人的两难境地。

第7题: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正确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地坛深深眷念、心存感激的深挚感情。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对穆旦诗歌评述正确的是()。

A善用“土地”和“太阳”的意象

B表达了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C表现了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自我”

D娴熟运用现代派诗歌的象征、暗示等技巧

E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激情


B,C,D

第9题:

怎样理解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征?


正确答案: 穆旦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征表现在:他以时代良心的代表和知识分子的代言人身份,以独具的玄学气质、独特的生存体验、痛切深邃的情感和自觉的诗心、“血液的激荡”去感受世界,去深掘历史和现实背后的“阴谋”与“黑暗”,以强烈的怀疑精神避视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展开毫不留情的自我剖析,揭示出一个长期的文明规范下已僵化朽烂、失去生命强力的社会,对个体灵魂的扭曲变态,对“残缺的我”的精神戕害。他将个体置身于社会与自我、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圆满与残缺、历史与现实、创造与毁灭、诞生与谋杀、丰富与无有等等多重对立冲突中,进行冷静自省,抛弃了简单化的二元对立观,在众多意象、观念的彼此渗透、转化中形成诗歌内涵的强劲张力

第10题:

穆旦的《赞美》写于什么时代?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正确答案: 《赞美》一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或1941年),作者在诗中诉说着我们民族的灾难和广大人民的艰辛,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的坚忍不拔、舍身报国的精神。诗人在深切感受时代灾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以及奋起中的人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