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下列疾病恢复6—12个月后可以献血的是()A骨髓炎B腹膜炎C静脉炎D乙型肝炎

题目
多选题
下列疾病恢复6—12个月后可以献血的是()
A

骨髓炎

B

腹膜炎

C

静脉炎

D

乙型肝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中补体的变化过程是

A、补体下降,6-8周时恢复正常
B、补体下降,3个月后恢复正常
C、补体升高,6-8周时恢复正常
D、补体升高,3个月后恢复正常
E、补体无变化

答案:A
解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血中补体的变化是补体下降,6-8周时恢复正常。

第2题:

下列疾病恢复后可以献血的是()

  • A、血吸虫病
  • B、血栓性静脉炎
  • C、血液病
  • D、血色病

正确答案:A,B

第3题:

通过上述处理,症状消失,6个月后病人要献血,为防止献血传播疟疾,病人需服下列哪种药物

A.乙胺嘧啶

B.青蒿素

C.伯氨喹

D.氯喹

E.乙胺嘧啶加伯氨喹


正确答案:E
诊断疟疾最好方法是在厚滴血片检查,据认为其阳性率比薄血片检查要高出2—3倍。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其阳性率较外周血片高,但不作首选。流行病学资料有辅助诊断价值,但不作确诊依据。血清学检查在发病后1周出现阳性,持续1—2年后才转阴,在2年内的疟疾显性或隐性感染均可出现阳性,故无诊断价值,只用于疟疾的回顾性诊断,献血员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如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均支持疟疾诊断,但未能查到疟原虫,可行氯喹3天治疗试验,一般在服药后24—48小时后发热被控制,而未再发作者可拟诊为疟疾。伯氨喹作用于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并能杀灭配子体,只能用作预防复发和防止传播,不能控制症状,故不用于治疗试验。乙胺嘧啶对红细胞前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预防药,并能抑制红细胞内期未成熟的裂殖体,但对已成熟的裂殖体则无作用,不能满意控制症状,亦不用于治疗试验。病人服用3天氯喹,杀灭了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控制了症状。但病人体内红细胞外期疟原虫,休眠子及红细胞内未成熟的裂殖体(滋养体)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处于休止期,此期从每年12月直到次年3~4月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疟疾将复发。如献血可引起受血者疟疾初发,在休止期服用乙胺嘧啶加伯氨喹,既可杀灭血中残存的红细胞内期未成熟裂殖体,又可杀灭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和配子体。既可防止病人复发,又可避免受血者感染疟疾。

第4题:

恢复后可以献血的是()

  • A、白喉
  • B、痢疾
  • C、脑炎
  • D、胃肠炎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关于献血说法正确的是()

  • A、献血后身体再也不会有以前那么多血液的
  • B、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C、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 D、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下列哪种疾病恢复后1—12个月后不能献血()

  • A、阿米巴痢疾
  • B、菌痢
  • C、溃疡性结肠炎
  • D、胃肠炎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疾病恢复6—12个月后可以献血的是()

  • A、骨髓炎
  • B、腹膜炎
  • C、静脉炎
  • D、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传单患者恢复期仍可存在病毒血症,所以在发病几个月后才可以献血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2个月

答案:D
解析:
一般6个月后才能献血。

第9题:

下列不宜献血的是()

  • A、心脏病
  • B、甲状腺机能亢进
  • C、甲状腺机能减退
  • D、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乙型肝炎带毒者能否献血()

  • A、能
  • B、不能
  • C、不发病者可以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