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输血有哪些优点?

题目
问答题
自身输血有哪些优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自身凝集常见的原因有 ( )

A、冷自身抗体

B、蛋白凝集

C、温自身抗体

D、近期有输血史

E、自身免疫下降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关于自身输血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自身输血有四种类型
  • B、贮存式自身输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实施
  • C、稀释式自身输血、术野自身血回输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 D、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择期手术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

正确答案:A

第3题:

自身输血优点有

A.避免输血传染病

B.避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抗原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

C.节约同种异基因血源

D.以上均是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自身输血优点在于可避免输血传染病;避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抗原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如溶血、发热、过敏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避免发生输同种异基因血的差错事故;节约同种异基因血源,为无供血条件的边远地区提供了用血途径;反复自身输血可刺激骨髓细胞增生加速;为稀有血型的患者解决了输血困难。

第4题:

成分输血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第5题:

自身输血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1.贮存式自身输血;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3.回收式自身输血。

第6题: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自身输血指南中规定,自身输血有( )。

A、贮存式自身输血

B、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C、回收式自身输血

D、成分输血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自身输血优点有

  • A、避免输血传染病
  • B、避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抗原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
  • C、节约同种异基因血源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第8题:

自身输血主要有哪些方式?


正确答案:自身输血有下面3种类型。在执行时应严格注意其适应证、禁忌证,并应严格无菌操作,选择最佳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自身输血者安全和有效输注。(1)储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病人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以备择期手术、术后或将来需用时使用。(2)稀释式自身输血: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病人一定量自身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应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适度稀释血液,降低血细胞比容,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病人体腔积血,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过滤、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病人。

第9题:

贮存式自身输血分别由哪些科室或专业人员实施?


正确答案: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第10题:

自身输血主要有哪些方式,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①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②有相应的血液贮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③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④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⑤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⑥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⑦自身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有些行自身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重视。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适度稀释血液,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①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②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③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④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⑤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10g/L,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裟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过滤、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