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具备哪些资料?

题目
问答题
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具备哪些资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哪些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 )

A、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

B、支护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C、土方开挖与降水方案

D、环境保护技术方案

E、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与施工应急预案

F、监测方案


答案:ABCDEF

第2题:

基坑(槽)应采取支护措施的情形有()。

A、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
B、基坑开挖危及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与使用
C、基坑开挖危及邻近道路的安全与使用
D、拟建工程邻近国防工程
E、地基土质坚实,但有丰盛的上层滞水

答案:A,B,C
解析:
2018新教材P172

(1)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2)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或丰盛的上层滞水;(3)基坑开挖会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故选项D、E错误。

第3题:

基坑施工应按设计规定的顺序和参数进行开挖和支护,并应()开挖。

A、分层

B、分段

C、限时

D、专人负责

E、非均衡


答案:ABC

第4题:

基坑工程包括哪些()。

  • A、支护结构设计
  • B、支护结构施工
  • C、基坑开挖、降水
  • D、施工监测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关于土方开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基坑开挖可采用机械直接开挖至基底标高
B、基坑开挖方案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
C、土方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设置好控制点
D、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E、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验槽,减少暴露时间

答案:C,D,E
解析:
基坑一般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开挖原则,在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0-300mm处后,采用人工清槽。故A项错误。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的方案应当依据基坑开挖的技术要求来确定。故B项错误。

第6题:

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支护结构各构件施工()及相应的基坑开挖()。

A、顺序

B、过程

C、方法

D、深度

E、宽度


答案:AD

第7题:

基坑(槽)应采取支护措施的情形有()。

A.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
B.基坑开挖危及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与使用
C.基坑开挖危及邻近道路的安全与使用
D.拟建工程邻近国防工程
E.地基土质坚实,但有丰盛的上层滞水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215页
“一、应采取支护措施的基坑(槽)(1)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2)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或丰富的上层滞水。(3)基坑开挖会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

第8题:

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施工条件以及基坑使用要求与基坑规模等因素,通过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可采用的类型有哪些?( )

A、放坡开挖

B、复合土钉支护

C、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D、板式支护体系


答案:ABCD

第9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关于深基坑工程设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期限,即从基坑土方开挖之日起至基坑完成使用功能结束,不应小于一年
B、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同样的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主要取决于基坑开挖的深度
D、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对设计时支护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和各种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取值有影响

答案:B,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3.1.1条规定,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其设计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设计使用期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B项,根据第3.1.5条规定,支护结构、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地下水控制的计算和验算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项,根据第3.1.3条规定,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按表3.1.3采用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对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D项,根据第3.1.6条规定,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γF不应小于1.25。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构,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ο)分别不应小于1.1、1.0、0.9。各类稳定性安全系数(K)应按本规程各章的规定取值。

第10题:

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具备哪些资料?


正确答案: 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
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②建筑总平面图、地下管线图、地下结构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③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类型、分布情况和结构质量的检测评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