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埋深3.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200kN/m,为偏心荷载。修正后的地基

题目
单选题
条形基础埋深3.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200kN/m,为偏心荷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按地基承载力计算条形基础宽度时,使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小压力恰好为零,且无零应力区,问基础宽度的最小值接近下列何值?(  )[2014年真题]
A

1.5m

B

2.3m

C

3.4m

D

4.1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条第2款规定,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符合式pk≤fa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规定:pkmax≤1.2f。
根据第5.2.2条式(5.2.2-2),当e=b/6时,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小压力恰好为零,则:
[(Fk+Gk)/b](1+6e/b)=2(Fk+Gk)/b≤1.2fa即:
2×(200/b+3×200)≤1.2×200解得基础宽度应满足:b≥3.33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条形基础埋深3m,宽3. 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00kN/m,偏心弯矩为50kN * m/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则该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

A. 141. 6kPa
B. 212. IPa
C. 340. 3Pa
D. 180. 5Pa

答案:A
解析:

第2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柱下桩基,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5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S10000kN,力矩为1200kN.m,为0;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3000kN,力矩Mx为1560kN.m,My为0。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承台及方柱的尺寸、桩的布置以及各土层的地质情况见图4-17。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按单桩承载力验算桩数时,试问,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平均竖向力N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110
(B) 1250
(C) 1300
(D) 135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1.1条,承台下桩承担的平均竖向力由下式计算:

第3题:

条形基础埋深3m,宽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00kN,弯距为50kN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  )。

A、141.6kPа
B、212.1kPа
C、340.3kPа
D、180.5kPа

答案:A
解析: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是需要叠加的,它和力的大小和力的位置种类有关。单位宽度基础底面的抗弯惯性矩为:



则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

第4题:

条形基础宽度为3.6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Gk=100kN/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为Fk=200kN/m。Fk+Gk合力的偏心距为0.4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要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时才能满足承载力验算要求?
(A) 68kPa (B) 83kPa
(C) 116kPa (D) 139kPa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FK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50
(B) 160
(C) 180
(D) 20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 5.2.2条,荷载偏心距:

第6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33
(B) 3.45
(C) 3.50
(D) 3.55


答案:A
解析:
(A)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图5.2. ,设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与基础宽度之间的关系为:

第7题:

某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柱下桩基,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5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10000kN,力矩为1200kN.m,为0;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3000kN,力矩Mx为1560kN.m,My为0。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承台及方柱的尺寸、桩的布置以及各土层的地质情况见图4-17。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按单桩承载力验算桩数时,试问,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承受较大压力一侧基桩的竖向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10
(B) 1210
(C) 1250
(D) 145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1.1条,承受较大压力一侧的桩的竖向力由下式计算:

第8题:

条形基础埋深3m,宽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00kN/m3,偏心弯矩为50kN.m/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可按综合重度20kN/m3考虑,则该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为(  )。

A、141、6kPa
B、212、1Pa
C、340、3Pa
D、180、5Pa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条形基础宽度为3 m,基础埋深2.0 m,基础底面作用有偏心荷载,偏心距0. 6 m,已知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传至基础底面的最大允许总竖向压力最接近()。
(A) 200 kN/m (B) 270 kN/m (C) 324 kN/m (D) 600 kN/m


答案:C
解析:
据:①《面授班讲义》第十七讲、第七十七讲。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2条。
取单位长度条形基础进行计算。
(1)按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a验算:
答案为(C)。

第10题:

条形基础宽度3m,基础埋深2.0m,基础底面作用有偏心荷载,偏心距0.6m。已知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作用至基础底面的最大允许总竖向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200kN/m B. 270kN/m C. 324kN/m D. 600kN/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1条和5. 2. 2条, e =0. 6m>b/6 = 3/6 =0. 5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