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的低承台群桩基础存在液化土层,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击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4.3%。试

题目
单选题
某建筑的低承台群桩基础存在液化土层,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击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4.3%。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鼓(击)最接近下列()项。
A

12

B

14

C

18

D

2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进一步判定砂土液化性时采用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
A.标准贯入击入的实测值
B.标准贯入击数经杆长修正值
C.标准贯入击数经杆长及地下水影响修正值
D.标准贯入击数经上覆土层总压力影响修正值


答案:D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第2. 2. 3条规定,当初判存在有液化的可能时,需进行以标准贯入试验为基础的二次判别,具体做法是:当饱和可液化土的标贯击数N63.5的值小于下式计算出的Ncr值时,判为液化。判别方法是:
Ncr=N0

第2题:

当丙类建筑位于严重液化的场地时,在确定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时,下列哪些措施符合抗震害要求?( )
A.采用筏板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等刚性基础
B.采用振冲、振动砂桩等方法加固液化土层,使该土层的标准贯入实测击数大于相应的临界值
C.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
D.采用桩基础


答案:B,C,D
解析:
A项采用浅基础和刚性基础均对抗震不利。

第3题:

打桩过程中,若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停止锤击桩的控制原则是( )。

A.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B.以贯人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C.仅控制桩端设计标高

D.控制每阵10击的贯入度


正确答案:A

第4题:

在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3.3%,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10 击 B.18 击 C. 13 击 D. 30 击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11—2010)第4. 4. 3条第3款,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铺击数N1=Np+100ρ(1-e-0.3NP) =10+3.3×(1-e-3)=13(击)。

第5题: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一步判定砂土液化性时采用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  )。

A.标准贯入击入的实测值
B.标准贯入击数经杆长修正值
C.标准贯入击数经杆长及地下水影响修正值
D.标准贯入击数经上覆土层总压力影响修正值

答案:D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第4.4.2条,可知标准贯入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经上覆土层总压力影响修正值。

第6题: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关于液化土层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中,()是正确的。
A .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 .当承台下有1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粧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可将液化土层侧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ΦL
C .当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ΦL应取0
D . ΦL系数取值与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λN值大的ΦL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答案:B,D
解析:

第7题: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下列关于液化土层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层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当承台下有1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uk时,可将液化土层侧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
C.当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ΨL应取0
D.ψL取值和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λN值大的ΨL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答案:B,D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2.12条。

第8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的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时,打入式预制桩,当平均桩距为3倍桩径且桩数为6×6时,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 )。
A. 0° B. 10° C. 25° D. 3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 4. 3条第3款,打入式预制桩及其他挤土桩,当平均桩距为2. 5 ~4倍桩径且桩数不少于5×5时,可计入打桩对土的加密作用及桩身对液化土变形限制的有利影响。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单桩承载力可不折减,但对桩尖持力层作强度校核时,桩群外侧的应力扩散角应取为零。

第9题: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下列关于液化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承台下有3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将液化土层测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1
C.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ψ应取0
D.ψ1系数取值与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 2008)第5. 3. 12条规定,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时,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可按表5.3.12确定。当承台底面上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以上规定时,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取0。

第10题:

在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中的低承台群桩基础,若打桩前该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击,打入式预制桩的面积置换率为3.3%,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计算,试问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10 击 (B) 18 击
(C) 13 击 (D) 30 击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