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方形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建造,柱脚截面尺寸为0.6m×0.6m,基础高度0.7m,基础埋深d=1.5m,场地地基土

题目
单选题
柱下方形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建造,柱脚截面尺寸为0.6m×0.6m,基础高度0.7m,基础埋深d=1.5m,场地地基土为均质黏土,重度γ=19.0kN/m3,孔隙比e=0.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地下水位埋藏很深。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5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设计要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小基础宽度为哪个选项?(基础和基础之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0kN/m3)(  )[2014年真题]
A

1.8m

B

1.9m

C

2.0m

D

2.1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x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游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所示。

为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试问,垫层底面的最小宽度b'=2b1(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6 (B)4.0 (C)5.1 (D)5.4


答案:C
解析:
z=1.5m,b=3.6m,z/b=0.42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表4.2.1,插值得垫层的压力扩散角θ=20°+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2.2条,
b’ ≥b+2ztanθ=(3.6+2x1.5tan26.8°)m=5.12m

第2题:

场地的天然地面标高为5.4m,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基底埋深位于天然地面下1.5m,在基础工程完工后一周内,室内地面填方至设计标高5.90m,以下计算取值正确的是哪项?(  )

A、按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深d=2、0m
B、承载力验算计算基底压力时,基础和填土重Gk=γGAd中的基础埋深d=2、0m
C、地基沉降计算中计算基地附加压力p=p0-γd时,基础埋深d=2、0m
D、在以上的各项计算中,基础埋深均应取d=2、0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基础埋深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承载力计算用的基础埋深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计算基础和填土重时,从室内外平均设计地面算起;计算附加压力时,从天然地面算起;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第3题: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400KN,已确定该柱下锥形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7m×1.7m,埋深为1m,采用C20混凝土,ft=1.10N/mm2。拟取基础高度h=400mm,柱边有效高度为h0=355mm。试验算该基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答案:

第4题:

柱下素混凝土方形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70kN,基础宽度取为2.0m,柱脚宽度 0.40m。室内地面以下6m深度内为均质粉土层,y=ym =20kN/m3,fak = 150kPa,黏粒含量ρc=7%。根据以上条件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柱基础埋深应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基础与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y取为20kN/m3)? ( )

A. 0.50m
B. 0.70m
C. 0.80m
D. 1.00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2条和第5.2. 4条,


第5题:

如图示(图中单位为mm),某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方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4mX2.4m, 柱截面尺寸为0.4mX0.4m。基础顶面中心处作用的柱轴竖向力为F=700kN,力矩M=0,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试问基础的柱边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某教学楼由10层和2层两部分组成,均拟设埋深相同的1层地下室。地基土为均匀的细粒土,场地在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以下基础方案中的哪个选项不能有效减少高低层的不均匀沉降()
A.高层采用筏形基础,低层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B.高层釆用箱形基础,低层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C.高层采用箱形基础,低层采用筏形基础
D.高层改用2层地下室,低层仍采用1层地下室,均采用筏形基础


答案:C
解析:

第7题:

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城市近郊拟建一开发区,地基土主要为黏性土,冻胀性分类为强冻胀,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压力为130kPa,不采暖。若标准冻深为2.0m,基础的最小埋深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0.4m B. 0.6m C. 0.97m D. 1.22m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x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游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碎石垫层的重度为20kN/m3,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试问,垫层底面处的粉质黏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100 (B)140 (C)176 (D)19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2.1条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式(5.2.4):
faz=fak+ηdγ(b-3)+ηdγm(d-0.5)=[100+1.0x16x(3-0.5)]kPa=140kPa

第9题:

某场地为膨胀土场地,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1.2m,基础尺寸为2m×2m,湿度系数Ψw=0.6,勘察资料如下:0~2.6m膨胀土,δep=1.5%,λs=0.12,γ=18kN/m3;地表下1m处w=26.4%,wp=20.5%;2.6~3.5m膨胀土,δep=1.3%,λs=0.10,γ=17.8kN/m3,3.5m以下为花岗岩,该地基的变形量为( )。

A.29.1mm
B.35.6mm
C.80.9mm
D.120mm

答案:A
解析:
先判断该地基为哪种情况变形量
由题意,地下1m处w=26.4%,而1.2Wp=1.2×20.5%=24.6%
w>1.2w,该场地可按收缩变形量计算。
由题意知,3.5m以下为花岗岩,不透水,可确定含水量变化为常数,其值为
Δw=w-Ψwwp=26.4%-0.6×20.5%=0.141
地基收缩变形量为
ss=Ψs∑λsi·Δwi·hi
=0.8×[0.12×0.141×(2.6-1.2)×103+0.1×0.141×(3.5-2.6)×103]
=29.1mm

第10题:

某仓库外墙采用条形砖基础,墙厚240mm,基础埋深2.0m,已知作用于基础顶面标高处的上部结构荷载标准组合值为240kN/m。地基为人工压实填上,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重度19kN/m3。按照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基础最小高度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0.5m B. 0.6m C. 0.7m D. 1. 1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2条和第8. 1. 2条,基底平均压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