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主管税务机关应(  )。

题目
单选题
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主管税务机关应(  )。
A

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

B

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逐项落实

C

进行税务约谈

D

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税务约谈要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并事先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提前通知纳税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用票单位交回旧的发票存根联,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留存,才允许购领新发票,这属于()。
A

批量供应

B

担保发售

C

交旧购新

D

验旧购新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上述情况属于交旧购新。

第2题:

问答题
某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A产品每台含税售价2340元,工厂销售成本1500元/台,原材料、产成品均适用增值税税率17%,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税务师对该企业2007年5月份纳税情况进行审核,经核实有关账、表反映与申报表一致,销售成本已结转。进一步抽查有关账、证,发现一些情况列示如下:  (1)5月4日,购进低值易耗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00元,税金8500元,尚未入库,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物资采购    50000    应交税费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2)5月10日,本企业新建传达室,领用生产材料一批,账面价值1000元,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1000  (3)5月25日,用自产A产品15台等价互换原材料一批,双方签订以物易物合同,并互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账务处理为:  ①借: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应付账款          35100  ②借:应收账款    35100   贷:库存商品      35100  ③借:应付账款    35100   贷:应收账款      35100  要求:  1.扼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2.作相关经济业务正确分录;  3.计算应补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备注:题中未提事项视为全部正确)

正确答案: 1.存在问题:
(1)增值税专用发票至开具之日起90天内应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的进项税额应列入当期抵扣范围。
(2)企业基建工程领用生产用料,属外购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其负担的进项税应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抵扣,企业未作进项税转出处理,且将资本性支出作收益性支出处理。
(3)企业以物易物,对换出产品应作销售收入账务处理,企业未作收入处理,漏计收入和销项税额。
2.正确分录:
(1)借:在途物资 50000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借:在途物资 5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2)借:在建工程 1170
贷: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
(3)①借: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应付账款 35100
②借:应付账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 22500
贷:库存商品 22500
3.应补增值税=5100-(-8500-170)=13770(元)
应补城市维护建设税=13770×7%=96(3)9(元)
应补教育费附加=13770×3%=41(3)1(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多选题
下列情形,应当依法注销已生效的行政许可的有()
A

许可超过180天的

B

被许可人依法终止的

C

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D

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E

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普通发票代理审查的陈述,正确的有()。
A

代理发票审查一般不单独进行

B

普通发票代理审查应该审查发票基础管理情况

C

普通发票代理审查应该审查发票领购.发放和保管情况

D

发票审查方法包括两种:对照审查法和票面逻辑推理法

E

票面逻辑推理法是根据发票各个栏目所列内容之间.发票与用票单位有关经济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审核,从中发现问题的一种审查方法


正确答案: A,D
解析: 发票审查方法包括三种:对照审查法和票面逻辑推理法、发票真伪鉴别方法。

第5题: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有(  )。
A

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受托方代垫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B

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C

受托方提供原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D

委托方向受托方购买原材料,并要求受托方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第6题:

单选题
企业2014年发生如下()业务中,原购进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A

混合销售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缴纳增值税的,该混合销售行为所涉及的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所用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B

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因自然灾害发生损失

C

某企业购入原材料用于建造厂房

D

某商场外购用于销售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选项A、D可以正常抵扣,选项B也可以抵扣,外购货物因自然灾害发生损失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外购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第7题:

单选题
某居民企业2014年实际支出的工资、薪金总额为60万元,福利费本期发生10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1.20万元,其中已经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1万元。该企业填列《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15行“纳税调整增加额”应为()万元。
A

2

B

3

C

1.8

D

1.3


正确答案: C
解析: 福利费扣除限额为60×14%=8.4(万元),实际发生10万元,准予扣除8.4万元;工会经费扣除限额=60×2%=1.2(万元),实际发生1万元,准予扣除1万元;第15行“纳税调整增加额”=(60+10+1.2)-(60+8.4+1)=1.8(万元)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可以停止执行的有(  )。
A

被申请人认为要停止执行的

B

申请人认为要停止执行的

C

复议机关认为要停止执行的

D

人民法院认为要停止执行的


正确答案: C,A
解析: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①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③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④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应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相关发票的有(  )。
A

企业向农民收购农产品

B

转让专利技术的某科研所向受让方收取款项时

C

批发市场向商贩批发商品

D

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向纳税义务人支付个人劳务所得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所称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是指下列情况:①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款项时;②国家税务总局认为其他需要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的。

第10题:

单选题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7月1日,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发现,企业将5月份销售粮食时另外收取的价外费用10000元,计入了营业外收入核算,要求企业在当月末补缴税款及滞纳金。该企业2014年7月销售收入为150000元,则在7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1行“(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应当填写的金额为()元。
A

150000

B

158547.01

C

158849.56

D

16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税务机关查补的企业少计收入额,应当计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4行“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中反映,根据表格的逻辑关系,在第1行“(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包含税务机关查补的收入额。所以,第1行应填写的金额=10000÷(1+13%)+150000=158849.56(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