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期间易发生哪些疾病?

题目
问答题
山洪灾害期间易发生哪些疾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员遇到山洪灾害发生时,应沿着行洪道跑。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简述山洪灾害有哪些破坏作用?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除造成人员伤亡外,山洪灾害还具有以下破坏作用:
(1)山洪冲毁农田,或使农作物受淹浸,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山洪带来的泥沙堆积在田间,使土质恶化,造成连续多年减收减产。
(2)山洪冲塌房屋,使居民财产造成损失。
(3)山洪造成城镇受淹,工矿企事业单位财产遭受损失。洪水灾害使企事业单位设施设备被洪水冲毁,甚至造成停产停业。
(4)山洪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电力、通讯线路等中断。
(5)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害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如大坝、堤防溃决等。另外,山洪还可能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此外,山洪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毁损。

第3题:

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威胁?


正确答案:根据历年山洪灾害资料分析,容易受到山洪灾害威胁的人群往往有下列几种情况: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2)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轻信所谓“风水”,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因这些地带都是洪水直接冲刷的地方,不宜建房。
(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未考虑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涵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
(4)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如遇特大暴雨侵蚀冲刷,山体可能崩塌滑坡,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5)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或预测不到暴雨强度,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或遇持续强暴雨,晚上在房屋里歇息、毫无思想准备的人群,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6)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甚至见溪河中漂浮的木材、家具等,不顾一切,站在洪水猛涨的溪河边打捞,或乘临时竹排、木排、木桶、船只抢救财产,打涝漂浮物,最容易出现危险。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建设美好的山乡家园,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威胁。

第4题:

如何做好山洪灾害易发区汛期的防汛值班工作?


正确答案:在汛期,山洪灾害易发区应在下述几个方面加强防汛值班: 当地政府及防汛指挥机构各行政首长和相关责任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有关责任制的规定到岗到位,切实履行各自职责,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行政措施,组织指挥防汛抢险。
加强警戒区的巡查、监测,对警戒区、危险区,特别是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雨量站、主要河流、各险工险段,要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要根据需要随时向指挥部报告雨情、汛情、灾情及险患的发展情况,随时报告抢险、排险进度,人员疏散转移安置等情况。
当情况紧急时,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加强值班力量,增加防汛抢险人员,抢险队伍应整装待发,成立机动抢险队,严肃防汛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
经常进行防汛紧急会商。面对险情高发期,防汛指挥部要经常进行有领导、专家等参加的防汛紧急会商,分析防汛形势,制定防汛抢险的决策方案、措施等。

第5题:

山洪灾害期间易发生哪些疾病?


正确答案: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疫病也是灾害期间极易发生的疾病,如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等。

第6题:

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活动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首先,在思想上时刻绷紧防御山洪这根弦,绝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在劳动和中途歇息过程中,随时注意场地周围的异常变化和自己可以选择的退路、自救办法,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迅速脱离现场。
当突然遭到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并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脱险。脱离现场时,应该选择就便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或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第7题:

简述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第8题:

人员遇到山洪灾害发生时,应尽快向山下较低的地方转移。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发生强烈地震,易造成哪些次生灾害?


正确答案: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煤气泄露

第10题:

简述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而形成洪水。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被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