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注音方法的是()

题目
单选题
属于注音方法的是()
A

部首法

B

音序法

C

直音法

D

韵序(韵部)法

E

类别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反切注音法是使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注音之前最科学的注音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古代有几种注音方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1)、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
1、横口踧口(《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
2、长言短言《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3、内而深、外而浅《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汉•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春秋》鲁宣公八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春秋》鲁定公十五年:“雨不克葬,戊午,日下侧乃克葬。”
(2)、“读若”、“读如”法。“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如:《说文》“莠,禾粟下生莠。从艸,秀声。读若酉。”《诗•郑风•大叔于田》郑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
(3)、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如:《尚书•秦誓》:“番番良士”,陆德明《释文》:“番音波”。《左传僖公四年》:次于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陉,音‘邢’。”
(4)、反切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广韵》:中,陟弓切。原,愚袁切。《广韵》:东,德红切。《广韵》:尧,五聊切。

第3题:

下列属于工具书体例的说法是()。

A.收录范围

B.编纂者

C.条目编排

D.注音、释义的方法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注音的方法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1)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例如《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破之。”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就是直音。
(2)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格式是“甲读若乙”。例如《说文》:“哙或读若快。”
(3)譬况:注音术语,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例如《吕氏春秋•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
(4)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和“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5)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第5题:

古人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有()。


正确答案:直音法、譬况法、反切法

第6题:

古书旧注中见到“屯,音肫”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至于“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的注音方式。
反切

第7题:

反切注音法产生的原因,以及反切注音的方法和反切的作用。


正确答案: 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另据考证,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用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
(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反切第一次将音节二分,使汉字的注音方法走上了拼音化道路。在汉语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反切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注音方法。同时,反切还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反切造字方法的造字原则符合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形音义统一的本质特征,它用已有汉字材料造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8题: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质上属于“集中识”。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反切注音法是使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注音之前最科学的注音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