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颅内肿瘤的分类


正确答案: 参照1992年WHO分类和1998年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分类介绍如下: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②脑膜的肿瘤;③神经鞘细胞肿瘤;④垂体前叶肿瘤;⑤先天性肿瘤;⑥血管性肿瘤;⑦转移性肿瘤;⑧邻近组织侵入大颅内的肿瘤;⑨未分类的肿瘤。

第2题:

简述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颅内肿瘤常需与颅内炎症如脑蛛网膜炎、化脓性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脑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高血压脑病与脑梗死、颅内寄生虫病、肉芽肿、真菌病、视神经乳头炎与球后视神经炎等相鉴别。

第3题:

请简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三大主征,即头痛、恶心呕吐、眼底视盘水肿。其他常见表现为意识障碍、视力减退、复视、抽搐及去皮质强直。有些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于激怒或哭泣,或情绪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和思维缓慢等精神症状。
婴幼儿患者头痛症状常常不是很明显,常出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前囟张力增高或隆起。头部叩诊呈“破壶音”(Macewn征)。

第4题:

简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颅内压增高一般为逐渐发展的过程,其表现轻重不一。其中最常见的为头痛、呕吐等,其他还有视盘水肿及视力下降,外展神经和其他神经根损害,头皮静脉怒张等头面部改变,头昏、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第5题:

简述颅内肿瘤常见类型。


正确答案: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及转移性肿瘤。

第6题:

简述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两大部分。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呕吐等症状;局性症状和体征包括两类型,一是刺激新症状,如癫痫、疼痛等。一类型是指正常神经组织受到挤压和破坏而导致的功能丧失,即麻痹性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

第7题:

简述颅内肿瘤术后引流导管的护理?


正确答案: ⑴位置: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袋)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尤其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瓶(袋),否则可因创腔内液体被引出致脑组织迅速移位,有可能撕破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另外,创腔内暂时积聚的液体可以稀释渗血、防止渗血形成血肿。创腔内压力升高时,血性液仍可自行流出。
⑵速度:手术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袋)略放低,以期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增高。
⑶引流量和拔管: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袋)。引流放置3~4日,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第8题:

关于颅内肿瘤,不正确的是

A.大脑半球发生脑肿瘤的机会最多
B.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症状及体征
C.最早出现的局灶性症状及体征有定位意义
D.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E.脑膜瘤为仅次于胶质瘤的颅内恶性肿瘤

答案:E
解析:
[考点]颅内肿瘤
[分析]A、B、C、D四项均正确,脑膜瘤是良性肿瘤,正确答案是E。

第9题:

简述颅内肿瘤并发症护理?


正确答案: ⑴颅内压增高、脑疝: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功能等情况。遵医嘱落实降低颅内压的措施
⑵脑脊液漏:注意伤口、鼻、耳等处有无脑脊液漏。经蝶手术后避免剧烈咳嗽,以防止脑脊液鼻漏。若出现脑脊液漏应及时通知医师,并作好相应护理
⑶尿崩症:主要发生于鞍上手术后,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等手术涉及下丘脑影响血管升压素分泌所致。病人出现多尿、多饮、口渴,每日尿量大于4000ml,尿比重低于1.005。在给予神经垂体素治疗时,应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根据尿量的增减和血清电解质含量调节用药剂量。尿量增多期间,须注意补钾,每1000ml尿量补充1g氯化钾。

第10题:

简述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颅内肿瘤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盘水肿)、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局灶症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刺激性症状,如癫癎、疼痛、肌肉抽搐等,二是正常神经组织受到挤压和破坏而导致的神经功能丧失,即麻痹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和感觉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