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白塞病(BD)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白塞病(BD)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又称为白塞氏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周围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系统性损害疾病。口腔溃疡为其基本病损。被归于风湿性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又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名词解释题
白塞病

正确答案: 白塞病是以口腔黏膜和生殖器复发性溃疡,并常伴有眼、皮肤、神经系统和关节等病损的全身性的小血管炎。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判断题
白塞病(BD)的基本病损为口腔溃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白塞病(BD)


正确答案:又称为白塞氏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周围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系统性损害疾病。口腔溃疡为其基本病损。被归于风湿性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又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第4题:

简述白塞病(BD)的基本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①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口腔黏膜溃疡以及眼、生殖器、皮肤病损。
②口腔溃疡是最基本的病损,发生率接近100%。
③少见病损可累及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发生概率较小,但后果严重,可危及生命。
④口腔溃疡:症状和发作规律和RAUA类似。占BD首发症状的70%—99%,最终是100%患者发病。
⑤生殖器溃疡:溃疡较大、疼痛剧烈、愈合慢。
⑥皮肤病损: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口腔溃疡。
针刺反应:约占BD临床表现的65%。是很有诊断意义的BD特征性表现,指患者接受肌肉注射后,24—48h后,进针处可出现红斑和小脓点,或静脉注射后出现血栓性静脉炎,3—7天内消退。针刺反应是末梢血管对非特异性刺激的反应超敏。临床试验可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将无菌注射针头直接刺入或抽取生理盐水0.1ml注入前臂皮内,24—48小时后观察进针点,出现红斑并有化脓倾向者即为针刺反应阳性。

第5题:

白塞病(BD)的基本病损为口腔溃疡。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