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发生哪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题目
问答题
发生哪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导致患者死亡

B.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C.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正确答案:ABCD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

第2题: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E.20小时


正确答案:C

第3题: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6

B、12

C、24

D、48


参考答案:B?

第4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发生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 )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5

B、6

C、12

D、18

E、24


参考答案:B

第5题: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限要求是( )&


正确答案:A

第6题: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 )内向所在地卫生部门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正确答案:B
我们来回顾发生医疗事故该如何进行处置: (一)报告: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病历封存与启封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三)尸检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四)解释通报 以上就是发生医疗事故我们处置的过程,要实事求是、定位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7题:

发生___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导致患者死亡

B 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C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D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医疗机构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关于报告内容,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医疗机构名称

B、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C、采取的医疗救护措施

D、当事医务人员的自我辩解


答案:D

第9题: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 )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60小时


参考答案:A

第10题:

发生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报告( )。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