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循环队列为Q(1:m),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现经过一系列的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rear=1,则该

题目

设循环队列为Q(1:m),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现经过一系列的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rear=1,则该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

A.1

B.2

C.m-1

D.0或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循环队列为Q(1:m),其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30,rear=10。现要在该循环队列中作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A.19

B.20

C.m-19

D.m-20


正确答案:D

第2题:

设循环队列为Q(1:m),其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5,rear=20。现要在该循环队列中寻找最大值的元素,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A.4

B.6

C.m-5

D.m-6


正确答案:A

第3题:

设循环队列为Q(1:m),其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20,rear=15。现要在该循环队列中寻找最小值的元素,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A.5

B.6

C.m-5

D.m-6


正确答案:D

第4题:

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 30),初始状态为front=rear=30。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6, rear=15,则循环队列中有【2】个元素。


正确答案:
【答案】:29
【知识点】:循环队列的长度(即所存储元素个数)
【解析】:通过题干的描述可知此循环队列共30个空间,另外队尾指针rear的值小于队头指针front的值,所以利用公式(rear-front+30)%30=29,可知此循环队列的元素个数为29。

第5题:

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l:30),初始状态为front= rea=30。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6,rear=15,则循环队列中有【 2 】个元素。


正确答案:
【答案】:29
【知识点】:循环队列元素个数的计算方法
【解析】:循环队列中元素个数的计算方法是:当尾指针大于头指针时,循环队列中元素个数为尾指针-头指针,当尾指针小于头指针时,循环队列中元素个数为(rear-front+容量)%容量,此题中循环队列共有30个容量,另外队尾指针rear的值小于队头指针front的值,所以利用公式(rear-front+30)%30计算得到循环队列的元素个数为29。

第6题:

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30),初始状态为front=rear=30。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6, rear=15,则循环队列中有【 2 】个元素。


正确答案:
【答案】:29
【知识点】:循环队列元素个数的计算方法
【解析】:循环队列中元素个数的计算方法是:当尾指针大于头指针时,循环队列中元素个数为尾指针-头指针,当尾指针小于头指针时,循环队列中元素个数为(rear-front+容量)%容量,此题中循环队列共有30个容量,另外队尾指针rear的值小于队头指针front的值,所以利用公式(rear-front+30)%30计算得到循环队列的元素个数为29。

第7题:

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35),初始状态为front=rear=35。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5,rear=15,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 )。

A.20

B.0或35

C.15

D.16


正确答案:B
Q(1:35)则队列的存储空间为35;对空条件:front=rear(初始化时:front=rear),队满时:(rear+1)%n==front,n为队列长度(所用数组大小),因此当执行一系列的出队与入队操作,front=rear.则队列要么为空,要么为满。

第8题:

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Q(1:3),初始状态为front=rear=30。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16,rear=15,则循环队列中有()个元素。


正确答案:29
通过题干的描述可知此循环队列共30个空间,另外队尾指针rear的值小于队头指针front的值,所以利用公式(rear-front+30)%30=29,可知此循环队列的元素个数为29。

第9题:

设循环队列为Q(1:m),初始状态为front=rear=m。现经一系列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rear=m-1,则()。

A.该循环队列已空

B.该循环队列已满

C.该循环队列中有1个元素

D.该循环队列已空或已满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