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有()。

题目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
B、 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C、 浇筑温度大于35℃
D、 减小浇筑层厚度
E、 采用埋设冷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 B.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C.浇筑温度大于35°C D.减少浇筑层厚度


答案:A,B,D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高于28℃,浇筑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故C项错误。

第2题:

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宜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
B.大体积混凝土可分层、分块浇筑
C.在配合比设计时,宜提高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
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在气温较高时进行
E.在混凝土内部通水降温时,进出水口的温差宜小于25℃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选项 C错误,在配合比设计时,宜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选项D错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选项E错误,在混凝土内部通水降温时,进出水口的温差宜小于10℃。

第3题:

大体积混凝土常用的浇筑方案有哪些?


参考答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高,往往不允许留施工缝,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浇筑后期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由此带来严重的危害。浇筑方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可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1.全面分层浇筑方案: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待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成,在初凝之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此方案适合结构平面尺寸不大的情况。2.分段分层浇筑方案:混凝土从底层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此方案适合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3.斜面分层浇筑方案:混凝土从结构一端满足其高度浇筑一定长度,并留设1:3的浇筑斜面,从斜面下端向上浇筑,逐层进行。

第4题:

关于暑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B、混凝土浇筑应在中午时段进行
C、采取分层浇筑
D、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
E、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加快混凝土凝结时间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有:(1)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2)采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3)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4)混凝土用料要遮盖,避免日光暴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以降低入仓温度;(5)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6)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第5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指标说法正确的是()

A.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25℃
B. 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E.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0℃

答案:B,C,D
解析:
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第6题: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正确的有( )。
A、混凝土养护得当
B、合理分层浇筑
C、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D、选用合适的早强剂
E、增加水泥用量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选项D,不能用早强剂,应该用缓凝剂。选项E,要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参见教材P225。

第7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宜沿短边方向进行
B.可多点同时浇筑
C.宜从高处开始
D.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第8题:

关于暑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B. 混凝土浇筑应在中午时段进行
C. 采取分层浇筑
D. 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
E. 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加快混凝土凝结时间

答案:A,C,D
解析:
外加剂:可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第9题:

关于混凝土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00mm的输送泵管
B.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出料口高度不宜超过6m
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25℃
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E.掺入15%~25%的粉煤灰可以降低水化热

答案:D,E
解析:
选项A错误,混凝土输送采用泵送方式,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泵管。选项B错误,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出料口高度不宜超过3m;粗骨料料径不大于25mm时,出料口高度不宜超过6m。

第10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混凝土浇筑体最大升温值不宜大于25℃
B.在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5℃
C.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5℃/d
D.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答案:D
解析:
温控技术措施:
1)入模温度要求:不宜大于 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升温值不宜大于 50℃。
2)浇筑体表面(以内约 50mm 处)的温度:
①在养护阶段,表面与内部(约 1/2 截面处)的差值不宜大于 25℃;
②结束养护时,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宜大于 25℃。
3)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
4)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