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7岁,因“气喘1周”来诊。患者25年前食用海鲜后出现气喘症状,之后反复发生,春季常见。当时

题目

患者女性,57岁,因“气喘1周”来诊。患者25年前食用海鲜后出现气喘症状,之后反复发生,春季常见。当时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支气管哮喘。1周前,患者受凉后出现气喘,每日都有发作,有2次夜间发作,伴咳嗽、咳白黏痰。查体:两肺闻及少量哮鸣音及湿啰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预计值的72%。患者对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过敏,无其他基础疾病,无烟酒等不良嗜好。临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每次50/250μg,每日2次;沙丁胺醇气雾剂,必要时,每次200μg;茶碱缓释片每次口服0.2g,每日2次。茶碱的作用不包括A、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B、强心

C、利尿

D、扩张冠状动脉

E、抗心动过速

F、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

G、松弛内脏平滑肌

茶碱有效、安全的血药浓度范围为A、1~5mg/L

B、6~15mg/L

C、15~30mg/L

D、50~100mg/L

E、100~200mg/L

F、200~500mg/L

G、1~5g/L

影响茶碱代谢的因素较多,其中可能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的因素有A、吸烟

B、饮酒

C、持续发热,心力衰竭和肝功能明显障碍

D、利福平

E、西咪替丁

F、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等)

G、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等)

H、口服避孕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李某,男,9岁。因食用海鲜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考虑是海鲜过敏,下列哪种抗体的可能升高?

A.IgG

B.IgM

C.IgA

D.IgE

E.IgD


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

第2题:

(共用题干)患者男,6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症状通常冬春季加剧早晚加重,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患者剧咳时气喘不能平卧,痰液黏稠。查体:两肺底散在干、湿啰音,呼气延长,伴哮鸣音。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及紊乱。

该病常见的并发症是( )。

A.肺纤维化
B.支气管扩张
C.阻塞性肺气肿
D.慢性肺心病
E.呼吸功能衰竭

答案:C
解析:
凡能引起细支气管炎性变化和通气阻塞的因素,均可导致弥漫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尘埃沉着症、肺纤维化。吸烟、空气污染、感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均可引起肺气肿。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因此答案选C。

第3题:

女,65岁,从10年前开始每年冬季都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近2年加重,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气短症状,体重减轻,并有轻度贫血,吃海鲜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该患者现在每天服用茶碱药物,病情有所缓解。

该患者疑似患有(  )。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扩张症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息型)
D.过敏性哮喘
E.大叶性肺炎

答案:C
解析:

第4题:

患者女性,26岁,因“唇部反复肿痛数年”来诊。患者经常使用口红,每次涂抹后,唇部出现不适。口腔检查:上、下唇干燥,皲裂,可见少量黄色渗出,结痂。考虑诊断为

A、慢性唇炎

B、过敏性接触性唇炎

C、唇疱疹

D、固定性药疹

E、盘状红斑狼疮


参考答案:B

第5题:

患者,女性,25 岁,因上腹部胀痛、饭后嗳气及反酸明显来诊,胃镜报告示慢性胃炎。下列食物适合患者食用的有()

A、鸡肉

B、咖啡

C、纯牛奶

D、面条

E、油条


参考答案:D

第6题:

患者女性,78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反复气喘,此次因气喘加重入院。患者入院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体质虚弱,以下护士为患者床上擦浴的不正确操作是()

A.动作轻柔敏捷

B.防止受凉

C.保护患者自尊和隐私

D.禁擦胸、腹及后项部

E.病情变化立即停止操作并对症处理


【答案】:D
【解析】:考查床上擦浴的注意事项。应用冷疗法时,枕后、心前区和腹部禁忌用冷。床上擦浴无此禁忌。

第7题:

女,28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气喘症状之后反复发作,春秋常见。1周前受凉后又出现气喘、咳嗽,夜间明显。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FEV1为预计值的78%,患者怀孕12周,无其他基础疾病,无烟酒不良嗜好。对青霉素过敏,对海虾过敏。该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

A.特布他林

B.布地奈德

C.沙丁胺醇

D.地塞米松

E.倍氯米松


答案:AB

第8题:

患者,女,6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气喘2年,再发加重伴发热2天”入院,多次因上述症状住院治疗,诊断为AECOPD,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选用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病例摘要:刘某,男,68岁,已婚,工人。患者加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胸憋等症状,常于冬季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发作时咳嗽喘憋明显,伴胸闷、咯吐黏痰。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经治疗后咳嗽、咯痰缓解,但仍感喘息气促,遂前来中医治疗。目前症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舌淡暗,苔白,脉沉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喘憋20余年,加重2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喘憋20余年,诊断喘证。患者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故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肾阳衰惫,而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不纳气故动则喘甚。脉沉弱为肾虚之象。综上所述,辨证为肾气虚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促只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肾气虚证中医治法:补肾纳气方剂:肾气丸合参蛤散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