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实施过程的先后,网络工程在( )。阶段通常包括确定网络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进行网络总体设计和拓扑结构设计,确定网络选型和进行网络安全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题目
按照实施过程的先后,网络工程在( )。阶段通常包括确定网络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进行网络总体设计和拓扑结构设计,确定网络选型和进行网络安全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A.网络实施
B.网络规划
C.网络设计
D.网络监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材料回答68~69题:目前,某城市大学城内共有4所综合性大学,高校1和高校4的校园网约有l4500个信息点,高校2和高校3约有l6300个信息点。PH系统集成公司承接了该大学城各高校网络互连互通及数据中心建设的网络工程项目。 PH公司的设计师老郭在进行逻辑网络设计时,提出了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是: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局域网技术选择;广域网技术选择;IP地址和域名设计;路由协议选择;网络安全设计;网络管理模式与工具选择;撰写逻辑设计文档。 对设计师老郭确定的逻辑设计内容的评价,恰当的是(68)。在进行IP地址设计时,设计师老郭可能(69)。 A.应去掉“广域网技术选择”这一部分 B.应补充“物理层技术选择”部分 C.应补充“网络设备选型”部分 D.内容全面,符合逻辑设计的工作准则


正确答案:B
要点解析:依题意,王设计师所确定的逻辑设计内容中缺少了“物理层技术(如光缆、双绞线、网卡等)选择”这一部分,因此应补充此部分的相关内容。 
子网掩码用来与IP地址的各位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从而分辨出网络号、主机号的边界。子网掩码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以用“/”加上“网络号+子网号”的长度表示。对于本试题,该大学城内共有4所综合性大学,若按不同高校划分各自的地址块,则至少需要划分出4个子网。由于22=4,因此子网号位数至少为2,即子网号需要向主机号借用2个比特位。另--;7面,213_2=8190<14500<16300<214_2=16382,所以主机号位数至少为14。2+14=16,即子网号位数与主机号位数之和正好是原8类网络的主机号位数。网络师老郭可能选用的子网掩码的二进制表示为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即255.255.192.0。需要指出的是,本试题没有给出具体的网络号,因此该子网掩码并不是唯一的。例如,设计师老郭若按10.n.X.Y/16的模式分配IP地址块,其中n为各高校的序号,“x.Y”部分表示主机号范围,则其可选用255.255.0.0等子网掩码。

第2题:

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组建过程中,一般首先应该做( )。

A.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B.设备选型

C.应用程序结构设计

D.网络协议选型


正确答案:A
解析:拓扑结构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

第3题:

● 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设计中 (64) 阶段的主要任务。

(64)

A. 网络需求分析

B.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C. 网络设备选型

D. 网络安全性设计


正确答案:B


第4题:

阅读下列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5。

[说明]

某学校在原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升级改造,网络拓扑结构如图4-12所示。其中网管中心位于办公楼第6层,采用动态IP地址及静态IP地址结合的方式进行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

网络逻辑结构设计是体现网络规划与设计核心思想的关键阶段。通常,网络逻辑结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①网络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局域网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设备互连方式广域网结构中网络层设备互连方式等。 ②物理层技术选择。主要包括缆线类型、网卡的选用。 ③局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主要考虑STP、VLAN、WLAN、链路聚合技术、冗余网关协议、线路冗余和负载均衡、服务器冗余与负载均衡等因素。 ④广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主要考虑城域网远程接入技术(如ISDN、ADSL等)、广域网互联技术(如DDN、SDH、VPN等)、广域网性能优化等因素。 ⑤地址设计和命名模型。主要明确的内容有是否需要公网IP地址、私有IP地址和公网 IP地址如何翻译、VLSM的设计、CIDR的设计、DNS的命名设计等。 ⑥路由选择协议。主要的考虑因素有动态路由的协议类型、度量、权值排序等;静态路由选择协议;内部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分类与无分类路由选择协议等。 ⑦网络管理。主要包含行政管理(如机构的设置、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和技术管理(如NMS、TMS、RMS和AMS的选用)。 ⑧网络安全。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机房及物理线路安全、网络安全(如安全域划分、路由交换设备安全策略等)、系统安全(如身份认证、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监控与审计等)、应用安全(如数据库安全、Web服务安全等)、数据容灾与恢复、安全运维服务体系(如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安全管理体系(如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等)。 ⑨编写逻辑网络设计文档。主要的组成元素有主管人员评价、逻辑网络设计讨论、新的逻辑设计图表、总成本估测、审批部分、修改注释部分等
①网络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局域网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设备互连方式,广域网结构中网络层设备互连方式等。 ②物理层技术选择。主要包括缆线类型、网卡的选用。 ③局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主要考虑STP、VLAN、WLAN、链路聚合技术、冗余网关协议、线路冗余和负载均衡、服务器冗余与负载均衡等因素。 ④广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主要考虑城域网远程接入技术(如ISDN、ADSL等)、广域网互联技术(如DDN、SDH、VPN等)、广域网性能优化等因素。 ⑤地址设计和命名模型。主要明确的内容有是否需要公网IP地址、私有IP地址和公网 IP地址如何翻译、VLSM的设计、CIDR的设计、DNS的命名设计等。 ⑥路由选择协议。主要的考虑因素有动态路由的协议类型、度量、权值排序等;静态路由选择协议;内部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分类与无分类路由选择协议等。 ⑦网络管理。主要包含行政管理(如机构的设置、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和技术管理(如NMS、TMS、RMS和AMS的选用)。 ⑧网络安全。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机房及物理线路安全、网络安全(如安全域划分、路由交换设备安全策略等)、系统安全(如身份认证、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监控与审计等)、应用安全(如数据库安全、Web服务安全等)、数据容灾与恢复、安全运维服务体系(如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安全管理体系(如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等)。 ⑨编写逻辑网络设计文档。主要的组成元素有主管人员评价、逻辑网络设计讨论、新的逻辑设计图表、总成本估测、审批部分、修改注释部分等 解析:网络逻辑结构设计的工作任务是基于用户需求中描述的网络行为、性能等要求,根据网络用户的分类、分布形成特定的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大致描述了设备的互联及分布,但是不对具体的物理位置和运行环境进行确定。网络逻辑结构设计过程主要由以下4个步骤组成:①确定逻辑设计目标;②网络服务评价;⑧技术选项评价:④进行技术决策。
网络逻辑结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①网络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局域网结构和广域网结构两个设计部分的内容。其中,局域网结构主要关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互连方式,广域网结构主要关注网络层的设备互连方式。
②物理层技术选择。主要选择内容包括缆线类型、网卡的选用等。
③局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主要考虑生成树协议(STP)、扩展STP、虚拟局域网(VLAN)、无线局域网(WLAN)、链路聚合技术、冗余网关协议(如VRRP、HSRP、GLBP等)、线路冗余和负载均衡、服务器冗余与负载均衡等因素。
④广域网技术选择与应用。主要考虑城域网远程接入技术(如PSTN、ISDN、ADSL等)、广域网互联技术(如DDN、SDH、VPN等)、广域网性能优化等因素。
⑤地址设计和命名模型。在地址设计工作中,主要明确的内容有:是否需要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只需要访问专用网络的主机分布;需要访问公网的主机分布;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如何翻译;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边界;VLSM的设计、CIDR的设计等。网络中的命名工作主要涉及NetBIOS名字和域名两个方面。
⑥路由选择协议。主要的考虑因素有:动态路由的协议类型;路由选择协议的度量;路由选择协议的顺序(如权值排序等):静态路由选择协议;内部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分类与无分类路由选择协议;层次化与非层次化路由选择协议等。
⑦网络管理。主要包含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行政管理方面主要包含机构的设置、各类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技术管理方面又依据管理技术的层次性划分为TMS(传输管理系统)、 NMS(网络管理系统)、RMS(资源管理系统)和AMS(应用管理系统)等。
⑧网络安全。主要的工作内容有:机房及物理线路安全;网络安全(如安全域划分、边界安全策略、路由交换设备安全策略、防火墙安全配置等):系统安全(如身份认证、账尸管理、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监控与审计、病毒防护、访问控制等);应用安全(如数据库安全、电子邮件服务安全、Web服务安全等)、数据容灾与恢复;安全运维服务体系(如应急预案的制定、系统监控与管理服务等);安全管理体系(如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等)。
⑨编写逻辑网络设计文档。主要的组成元素有主管人员评价;逻辑网络设计讨论;新的逻辑设计图表;总成本估测;审批部分;修改注释部分等。

第5题:

文档的编制在网络项目开发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下列有关网络工程文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25)。

A.网络工程文档不能作为检查项目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的依据

B.网络工程文档是设计人员在一定阶段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识

C.网络工程文档的编制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

D.按照规范要求生成一套文档的过程,就是按照网络分析与设计规范完成网络项目分析与设计的过程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档是网络设计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覆盖了需求规范、通信规范、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网络实施、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通过对网络分析、设计实现等阶段的细节进行描述,说明开发一个网络的步骤。文档把设计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以某种可阅读的形式记录在文档中,管理人员可以把这些记载下来的材料作为检查项目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的依据,实现对网络设计工作的管理。文档的编制在网络项目开发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发、分发、管理和维护文档对于转让、变更、修正、扩充和使用文档,以及充分发挥网络产品的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6题:

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设计中——阶段的主要

A.网络需求分析

B.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C.网络设备选型

D.网络安全性设计


正确答案:B
解析:网络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可分为网络规划、网络设计、工程实施、系统测试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网络规划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可行性分析和论证,以确定网络总体方案。网络规划阶段任务完成之后转入下一阶段,即网络设计阶段。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以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体系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由上可知。答案选B)。

第7题:

根据网络总体设计中物理拓扑设计的参数,确定以下两个主要数据:网络中最多可能有的子网数量、网络中最大网段已有的和可能扩展的【4】数量。


正确答案:主机

第8题:

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组建过程中,一般首先应该做什么?

A.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B.设备选型

C.应用程序结构设计

D.网络协议选型


正确答案:A

第9题:

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设计中(82)阶段的主要任务。

A.网络需求分析

B.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C.网络设备选型

D.网络安全性设计


正确答案:B
解析:显然,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体系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10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

[说明]

某小区采用HFC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进行网络设计,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网络设计流程通常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A.确定网络物理结构

B.确定网络逻辑结构

C.对现有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

D.安装和维护

E.需求分析

根据网络开发设计的过程,给出上述五个阶段的先后排序:(1)。


正确答案:(1)ECBAD
(1)ECBAD 解析:网络设计流程通常为:需求分析、对现有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确定网络物理结构、安装和维护等五个阶段组成,因此(1)处应填入ECBAD

更多相关问题